-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决胜三字真经?
【画外音】大明王朝1562年的时候,嘉靖做皇帝已经有四十一年了,而深得嘉靖皇帝宠信的内阁首辅大臣严嵩也已经把持朝政十多年。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大权独揽、飞扬跋扈,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更是心狠手辣。在当时的民间流传着“大丞相”和“小丞相”的说法,而这个“小丞相”指的就是严世蕃。面对这样一对在朝廷内外无人敢惹的父子宰相,副宰相徐阶与自己的学生张居正在重重的危险中却与严嵩父子在这一年展开了一场政治大决战,巧妙的运用他们的“三字真经”,竟然成功地让严嵩走上了人生的末路,并且借助一个神秘的梦奇迹般地让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走上了断头台。那么,郦波副教授所总结出的,徐阶与张居正这个秘而不宣的“三字真经”究竟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奇怪的一个梦竟然可以让不可一世的严世蕃命丧黄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郦波副教授在本集中为我们破解这智慧的“三字真经”,并在极其复杂的官场斗争中揭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为您讲述《风雨张居正》第六集——《决胜三字真经》。??? 朋友们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说过这个张居正在徐阶和严嵩之间进行了一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最后基于爱国和正义这条底线,张居正选择了加入徐阶的政治阵营。而徐阶在和严嵩的对抗中,积蓄了十几年的力量之后,终于在嘉靖末年对严嵩发动了政治大反攻。在这一场政治大决战里有关张居正的作用,始终是一个谜。因为没有可信的史料可以证明张居正在其中到底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可我以为张居正至少没理由对这一场政治大决会置若罔闻。我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在徐阶战胜了严嵩,扳倒了严嵩之后,立即开展了一项拨乱反正的工作,也就是给嘉靖朝那些被严嵩父子陷害、诬陷的官员平反昭雪。而这项工作只有张居正和徐阶两个人共同领导了这项工作。张居正在后来给徐阶的一封亲笔信里明确说过“丙寅之事,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沈几密谋,相与图议于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这个“丙寅之事”就是指这段拨乱反正的工作;说“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那是说,老师您这事儿干得是功德无量(注意啊,张居正不是说我是你当时唯一的一个助手);说“相与图议于帷幄者”那就是共同的谋划者、共同的策划者,那就是团队合作的伙伴。我们知道张居正在给人写信的这个过程当中向来语气非常谦恭,尤其是给他的老师徐阶,不论他是掌权之前还是掌权之后语气都非常谦恭。而这个地方说“相与图议于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如果不是不谦虚的话,那就说明当年在这段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张居正确实起到的是领导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参与作用。既然在这个后半段的工作中张居正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负这么大的领导责任,没理由在前半段工作中,他一点没参与吧。第二个理由,我们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徐阶他是雪藏了张居正,没有让他直接和严嵩集团发生冲突和矛盾,但是以张居正的政治热情、以他那种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面对这样一件关系大明王朝生死命运的政治事件他会不理不问吗?心理学上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因为孤独,所以我们渴望交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喜欢凑热闹,白话说,就是不同的人凑不同的热闹。对于这种政治热闹,你让张居正这种人他不去凑这种热闹,我估计都不太可能。事实上从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可以看出来,不论是在工作技巧上还是在政治经验上,很多方面张居正都有向徐阶学习的经历和表现,而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来自于徐阶和严嵩的这段斗争。说到徐阶战胜严嵩,所使用的手段我称之为“三字经”。为什么叫“三字经”呢?因为,他用了三种手段,每一种手段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了,所以叫“三字经”。【画外音】郦波老师所总结的这个“三字真经”究竟会是什么呢?在这看似简单的“三字真经”中究竟又蕴藏着怎样非同凡响的政治智慧呢?这个第一个字是什么呢?第一个手段,是一个“忍”字。我们生活里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忍气吞声”。我个人认为,其实细想一下,这个成语还是可以细分为两层境界的。你看“忍气”虽然是忍,但是还不如“吞声”的境界来得高。一般人我们要是碰到什么憋屈的事儿,想想我忍了,但是嘴巴上总还是要唠唠叨叨发两句牢骚,很少有人能够忍气把所有的牢骚都咽到肚子里。能够把所有的牢骚烂在肚子里就达到“吞声”的境界。据说,徐阶就达到了这个水平。当然了,年轻的时候徐阶也不行,说他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为什么呢?他中进士的时候比张居正还风光。他中进士的时候是以全国第三名这个身份中的进士,也就是探花。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说这位跟小李探花李寻欢一样的小徐探花刚进入官场的时候意气风发,就好议论个是非,结果很快惹怒了上层被贬到边远地区去了。后来是因为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起用了他,要来对抗严嵩,所以把他又调回了京城。说他回到京城之后,当初那个好议论的习惯突然都不见了,忍功的修养一下子变得无与伦比。这在一件事上看得特别清楚。这件事就是明代嘉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