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股市壳王之4徐秉辰.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江股市壳王之4徐秉辰

香江股市幕后那些壳王(之四)—徐秉辰香港联合交易所于1999年推出香港创业板。创立之初面临本地企业资源不足,科网股独大,行业覆盖面过窄及上市监管过于宽松,高管频繁套现等问题。当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创业板受到重创。后来香港交易所和监管当局都对规范进行了修改,对上市公司盈利的持续性提出了要求,以及对公司高管出售股票有了禁售期,才使情况有所好转。不过香港许多创业公司成交稀少,比较边缘化,因此创业板壳股的壳价往往只是主板壳价的一半,但是这并不妨碍那些擅长财技之人在上面发财。其中徐秉辰和庞维新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庞维新号称“创业板壳王”(关于庞维新的故事,我们将在后续中推出,敬请关注),而徐秉辰则被称为“创业板小壳王”。本期港股那点事就先讲讲这位创业板的小壳王,徐秉辰。?徐秉辰在香港,年少有成未过30岁便做上市公司主席的企业家屈指可数:较为出名的有何鸿燊之子、新濠国际主席何猷龙及玩具大王蔡志明的千金、香港体检主席蔡加怡。何猷龙和蔡加怡两位公子哥是靠“祖荫”,而身兼仁智国际(8082.HK)和太阳国际(8029.HK)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徐秉辰,却是全靠自己金钱,收购上市公司,并且将部分股份赠送母亲。他自称他是典型的“草根”新移民。见过徐秉辰的人,都会吃惊于他的“年轻”,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就是这样一个“毛头小伙”,26岁时,已成为美国某对冲基金的合伙人;29岁时,就收购了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31岁时,成为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34岁,拥有多家创业板公司,仅次于另一创业板壳王、田生大股东庞维新,名副其实乃“小壳王”。徐秉辰控股的仁智国际(8082.HK)与太阳国际(8029.HK).HK)两间上市公司加起来,市值大约14亿元。徐秉辰较少和公众媒体接触,即便是接受媒体采访时仍不断说:“低调好!”但很少曝光的人生却十分精彩。徐秉辰1977年出生在上海,如果追溯起来,他的母亲也算家世显赫,为上海四大家族之一。张氏一门多杰,俆母张泽瑂的祖父是清末民初上海房产业大亨兼收藏家张石铭;堂祖父则是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家族曾捐出巨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建有大宅“适园”,及“大世界”、“大上海”和“杏花楼”等著名地标。解放后,其母亲的资产大部份已充公,在经过十年浩劫后,1977年,在上海生下了徐秉辰。徐秉臣六岁时,由上海南来香港,由小学至中学五年级就读于培正小学和中学,住在美乎新邨一单位,但在他十多岁的时候,父母亲离异,他决定和母亲同住,稍后更搬至德福花园。由于他的志向是往外国升学,故会考未发榜,就远渡美国,由于他对数字的兴趣甚于文中,所以理科成绩较好,故希望攻读化学工程。但最后获世叔伯提点,改于纽约州立大学就读( Binghamton School )会计系,取得一级荣誉毕业。徐秉辰在美国读书时,曾在IBM任职,毕业后,先后在安达臣及安永两大会计师行任职。拿到了注册会计师执照,由此他就追寻“创造历史”的华尔街金融之梦去了。要打进华尔街是件比较难的事情,在老师Scott Roth的慧眼识才下,徐秉辰终于突破这一行对非白人年轻人的偏见,在他24岁时,获聘于资产值20 亿美元的Sagamore Hill Capital,进入对冲基金业。经历了一年的虚心学习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管理一小笔资金的机会。买债券赚首桶金2003年,是徐秉辰一生的转捩点。当年正巧赶上汇丰收购Household ,他的小组发现了Household有一批总值5亿美元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将近到期,倘悉数兑换,市值会大于原面额,于是他们动用4000万美元,收购市面95%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在2003年 5月时短短半年内,获利3000万美元。之后他的小组又用同类方法,多购入10只强制性换股债券,该年合共赚得1亿美元,其后获选为哈佛商学院 MBA课程的研究个案。其实,在徐秉辰成功套利前,这种强制性换股债券产品已经存在了三四年,但是一直都没有人关注,大家都觉得这是最简单、最无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套利前景。而徐秉辰由于是新手,就被老师指派去看这些产品,从最简单的学起。当时公司里堆了70本招股书(股票发行时招股说明书,通常被认为是最枯燥的东西,很少有人去看),徐秉辰愣是把它们都看完了,还仔细分析了这些金融产品的结构,结果就发现了其中的窍门。所以,尽管徐秉辰总强调成功是自己的运气,也离不开他的勤奋与认真。正因此,他在年仅25岁时,就已管理10亿美元资产,并由分红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全赖恩师 Scott Roth 赏识,徐秉辰才得以成为华尔街精英,2004年底,他和Scott Roth 成立对冲基金Severn River Capital ,每年回报率约13%,该基金资产值已达8亿美元。由于对冲基金竞争愈来愈激烈,故获利非常困难,他想用自己的钱去投资,于是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