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附属器疾病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附属器疾病解析

第二十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寻常性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第三节 酒渣鼻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男性型秃发 第六节 多汗症 第七节 臭汗症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1、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发病率40%(15~40岁)。 2、青春期发病,26岁左右自愈。30岁以后发病者称迟发性痤疮。 3、多形性皮疹,粉刺为基本损害,严重可毁容。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病因和发病机制 1、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血清雄激素水平正常),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加。 2、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使毛囊口变小, 皮脂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3、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定植。产生脂 酶能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 激毛囊引起炎症反应。 4、炎症及免疫反应 5、其它:药物、月经、紧张等。 临床表现 1、多在青春期发病。 2、初起为粉刺(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可逐渐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脓肿)、结节、囊肿及瘢痕等。 3、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及颏部,其次是胸部、背部、肩部及臀部。 4、通常无自觉症状,当继发感染时有疼痛感。 5、病程慢性,时轻时重,本病有自限性,一般至二十四五岁时逐渐缓解而自愈。 Pillsbury分类法 Ⅰ度:粉刺、丘疹,散发 Ⅱ度:脓疱,丘疹数量多 Ⅲ度:结节,其他部位 Ⅳ度:囊肿、瘢痕 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 闭合性粉刺 开放性粉刺 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 虫蚀状瘢痕 囊肿 瘢痕疙瘩 激素性痤疮 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基本损害为粉刺、丘疹或脓疱,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与酒渣鼻鉴别:多于中年发病,好发于颜面中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 治 疗 原则:去脂、溶角质、杀菌、抗炎。 (一)外用药物 1、过氧苯甲酰(平美): 透进皮脂滤泡,释放氧,抗P.acne,减少游离脂肪酸 抑制炎症,溶解粉刺。 副作用:刺激、脱皮 2、维A酸(0.025%-0.05%) 调节毛囊角化,溶解粉刺,抗炎、抑制细菌。 每晚一次,8-12w。 副作用 :刺激、红斑。 3、抗生素 1%克林霉素(特丽仙)、3%红霉素+5%过氧苯甲酰 酒渣鼻(rosacea) 病因 临床表现 1、无明显自觉症状。 2、慢性病程 3、部位:面中部(鼻、两颊、额及颏部),对称分布。 4、皮损:根据皮损特点,分为三期,即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鼻赘期。 红斑期 红斑,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对称分布。 开始时隐时现,食刺激性食物时明显。 丘疹脓疱期 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节,鼻部,面颊部的毛囊扩大,似痤疮样损害。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纵横交错。 鼻赘期 男性多见。鼻尖部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紫红色结节状或肿瘤状突起,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显著。 眼酒渣鼻 发生率为58%,鼻赘期几乎都有。 症状:眼干、痒、光敏。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和角膜溃疡。 诊断及鉴别诊断 面中部的充血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病程 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中年发病等可以诊断 。 与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相鉴别。 治疗 (一)去除诱因,禁酒、辛辣,大便通畅。避免冷热、 紧张。 (二)局部治疗: 1、抗生素制剂:抗炎、抗菌,抑制白细胞趋化。 2、1%甲硝唑霜:对血管直接作用,抗炎。 3、0.2%异维A酸 4、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 (三)内用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及甲硝唑、异维A酸 (四)物理治疗:氩离子激光、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毛细 血管扩张。 (五)鼻赘期可采用外科切除整形。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为2-5%。 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鲜红或黄红色斑片,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于皮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