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oc
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摘 要:基于合肥市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合肥市2004-2012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8a间,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变化最大,未利用地逐年减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有效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仍是今后合肥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08-03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land use conversion,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ynamic change of land use of Hefei in 2004-2012.During eight years,the land use in Hefei changes obviously,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is the largest,unused land decreased year by year,the intensification of land use degree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tensifying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reasonably controlling scales of land use for construction,scientifically planning urban land utilization were regarded as the reasonable approach for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Key words:Land use;Change;Hefei city
1 引言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社会和经济的目的,通过各种使用的活动对土地的长期或者周期性经营,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与转换,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1]。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们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驱动力及变化趋势预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2-4]。客观地掌握某一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过程,是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合肥市为研究区,基于2004年、2008年、2012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探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以期为合肥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区概况
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1′~117°22′,北纬31°48′~31°58′之间,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南测,巢湖北岸。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现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代管县级巢湖市,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土地面积1.14万km2,常住人口755万人[5]。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经济迅猛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显著。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选用2004、2008、2012年合肥市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源。土地利用现状年度调查技术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定》和《日常地籍管理办法》,数据来源可靠、规范。
3.2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土地利用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类,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未利用地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
3.3 数据模型
L为某一地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Ai表示研究区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表示研究区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面积比重,n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数。数值越大反映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单一化程度越高,数值越低说明区域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越差,区域土地类型分布较多。采用刘纪远等的4级分级方法,未利用地分级指数为1,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级指数为2,耕地分级指数为3,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分级指数为4。
4 合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结构 通过整理2004年、2008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变电站值班员倒闸操作风险探析及预防措施.doc
- 变电站典型光字牌的分析及处理方法.doc
-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探讨.doc
- 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oc
- 变电站应急照明系统集约化智能化的实现.doc
- 变电站直流系统浅析.doc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概述.doc
-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控制及分析.doc
- 变电运行应急管理对策分析.doc
- 变阻器两种接法的比较与选择.doc
- 《设施蔬菜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与调控技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产业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字素养评价与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产品合规风险评估与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报告.docx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可视化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绿色物流发展研究报告.docx
- 老年智能穿戴设备跌倒检测算法在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应用.docx
-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优化及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命周期评价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技术评估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