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诗歌.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城谣诗歌

长城谣诗歌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现代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2、掌握诗歌运用象征的手法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运用象征的手法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课前展示。上课后: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有关长城的短片,说说长城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看后教师总结:提起长城我们总能想到北京、想到中国,不仅是因为它雄踞在高山之巅,蜿蜒盘旋千万里,还因为它的一砖一瓦都鉴证了中华民族的盛与衰、荣与辱。今天,我们来学习席慕蓉的诗歌《长城谣》。 二、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来听录音朗读,注意划分诗歌的节奏。 三、 了解作者 诗人席慕蓉,1943年生。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慕蓉”是“慕伦”的音译。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席慕蓉出生于四川,1949年迁至香港,后随家飘落台湾。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后系统地学习过绘画,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清新、易懂、好读。 四、 朗读诗歌、了解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音,读两遍。读完后请一位学生示范,学生就字音问 题判断其朗读的质量。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出停顿,读一遍。读完后请一位学生示范,学生就停顿 问题各抒己见。 3、 思考问题:这首诗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带着这个问题齐读诗歌。 学生各抒己见,不要求绝对统一。 五、以读促思,赏析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第一小节,明确停顿的地方,学生模仿朗读。 2、教师明确朗读提示,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3、从“无情、蹲踞、冷眼”三个词语入手,说说这个小节写了些什么?想要表达什么? 明确:无情指面对历史的变迁、争战,长城依然屹立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 突出了长城雄伟的姿态。冷眼指长城冷静地面对人世间的一切 是非成败,同 时照应上文中的无情。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抒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 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戮,历尽沧桑,长城见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4、请一位学生朗诵第二小节。(幻灯片10)朗诵后师生共同分析朗诵本节诗歌应把握的语气。 明确:前三句轻慢读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 抑而扬的情感波动。 5、学生齐读第二小节,思考为什么作者每当面对长城时总会有那么浓烈的情感? 明确:长城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了! 6、女生朗读第三小节,教师给以朗读提示. 7、“敕勒川,阴山下”是我们学过的一首诗歌中的句子,这首诗歌描写的什么地方?这和诗人席慕蓉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本句出自《敕乐歌》是北朝的民歌,描写了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诗人的家乡正是蒙古。本节诗依托梦境,流露出深沉的思乡之情。 8、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每一大组推荐一人进行朗诵比赛。 六、诗歌的主题 1、诗歌内容小结:诗人从刻画长城入手,描写了长城的变迁,它像是一位见证人,见证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沧桑。即刻画长城——历史见证,历经沧桑 。第二小节则借助长城倾诉了满腔的热忱,以至于歌不成声,赋不成篇,表达了对长城的依恋,即依恋长城——歌 不成声,赋不成篇。在第三小节中诗人从家乡风光写起,并把黄河、长城融入了自己的不眠之中。即梦回长城——思乡难眠,梦回故乡 2、诗歌的主题 先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对主题的认识,最后教师加以归纳: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抒情诗。诗人借长城抒发了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七、诗歌的表现手法 1、教师讲解:席慕蓉在这首诗中并没有明确写出自己的感情,她是通过具体的形象也就是意象来表达的。“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本诗中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作者则描写了一系列的图景:长城、树、云、风、皓月、黄河??这一图景是与作者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图景将自然流露作者的情感。我们称这种表现手法为“象征”也可以称为“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八、背诵全诗 九、展示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台湾诗人纪弦的作品《一片槐树叶》 二简介作者纪弦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