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過1机头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人:蒙宇 施工单位:新建业汪家寨技改项目部
建设单位:汪家寨煤矿 编制单位:新建业汪家寨技改项目部
工程名称: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
项目经理:
技术主管:
施工队长:
编制时间:2012年5月24日
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会审意见
措施名称: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单位工程名称: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
会审主持人:
会审时间:
地 点:
参加会审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
工 程 部:
通 风 部:
机 电 部:
安 全 部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会审意见
一、工程概况
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井口中心线坐标为:X=2954930.275 ,Y=480256.673,Z=1700.370m,井筒倾角-15.50 ,方位角a=141o02′01。当施工完明、暗槽66米后就到1#机头硐室开门处; 斜井进风行人下山1#机头硐室设计巷道长15.012m,巷道断面S=39.95m2,巷道穿过地面排矸铁路和民房;根据现场收集地质资料, 1#机头硐室开门处巷道顶部基岩约2.9m,因此,进入1#机头硐室施工复杂、顶板难易管理,为了确保1#机头硐室施工安全通过,争对1#机头硐室过地面铁路和建筑物。特编制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附:1、斜井进风行人下山1#机头硐室平断面和井上下对照图;
2、斜井进风行人下山过1#机头硐室脸墙部位超前导管布置图。
先打3m超前导管(外露150mm),再架设36U型钢棚背金属网支护,又打2米长树脂锚杆,间排距400*400mm,后喷射140mm厚混凝土,防止漏顶,最后采用单层筋12号螺纹钢,间排距150mm配合C20混凝土浇灌300mm厚保证巷道成形;1#机头硐室长14.832米,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二、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1、施工顺序:在明槽脸墙部位画出1#机头硐室轮廓线,在轮廓线上共打三排导管,倾角a=-15.5°,钻孔长度44.5m∕个,选用2.5寸热度锌钢管,第一排间距300mm、排距1000mm,共打31根,第二排和第三排加工成注浆管,孔径20mm孔,间距1000mm,1#机头硐室掘进从上至下施工,浇灌从下往上进行;正常情况下每6米浇灌一仓,特殊情况1.2—2.4m浇灌一仓不等。
2、工艺流程。
打超前管棚→大眼→扫眼→装药→出矸→打锚杆、挂网→架36U型钢棚→喷混凝土→铺底→铺设帮拱筋→支拱架→支钢模板→浇灌。
三、技术要求
1、斜井进风行人下山1#机头硐室准备施工时,首先在小断面巷道内提前打3m长超前导管(外露150mm),支护长度进入1#机头硐室不小于1m,导管角度作相应调整,形成喇叭口状,保证1#机头硐室正常开门。
2、扩帮刷大法或掘小导硐施工法,扩帮和挑顶应采用打浅眼、少装药、多大眼、放小炮和用风镐、手镐掘。
3、因巷道断面大,应掌握好炮眼的方向和深度、以免造成冒顶、片帮。
4、考虑到巷道浇灌后有一定的可塑性,为提高施工质量,达到施工的最佳效果。要求在施工中,将原设计的高度尺寸,腰线上放大10mm,宽度尺寸按中线左右分别放大10mm。
5、进入1#机头硐室开门处,提前增加锚网支护,支护长度不小于1m,确保1#机头硐室安全开门。
6、1#机头硐室达到巷道设计断面后,立即架设第一架36U钢棚;然后喷射混凝土140mm厚加强支护,防止岩石风化冒顶。
7、在1#机头硐室掘进施工过程中,因巷道断面大,必须严格执行短掘短砌,保证施工安全。
8、锚杆支护要求:
①、锚杆眼必须按设计要求布置(间排距400*400mm),成排成行,且支护必须紧跟迎头,杜绝空顶作业,外露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②、锚杆角度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岩面布置,误差在75°~105°之间。
打树脂锚杆之前必须先“敲帮问顶”采用长把通钎工具进行,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支护下进行操作。
9、架设第一架钢棚必须加固好,按巷道中、腰线架设,以利于后续棚架之间的有效连接。防止来压推倒支架。
架设36U型钢棚相关技术要求:
U型钢棚用拉杆连成一个整体,顶帮背实,以增大抗压能力。
U型钢棚严格按中、腰线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U型钢棚卡揽必须紧固到位。
U型钢棚搭接部位小于350mm。
U型钢棚架设时,仰山角误差在1~3°之间。
撑、拉杆和垫板位置在前两架间不小于2处。
背板位置和数量前两架间不大于20%。
柱窝深度(400mm)不大于设计30mm.
10、支护要求:
打超前导管:间排距150*1200mm,每根长3米,外露150mm,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運行值班员基本门槛学习资料汇总.doc
- 運行分析反事故演习及事故预想.doc
- 運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doc
- 運行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上的MicrosoftSQLServer2008R2ParallelDataWarehouse和FastTrackDataWare.docx
- 運行工作业指导书.doc
- 運行油的监督与维护.docx
- 運行已安装好的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中文版.doc
- 運行病历的监控重点及方法.doc
- 運行工区QC成果.doc
- 運行的使用.doc
- 《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中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漏洞分析与修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品牌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文化建设均衡发展:人工智能赋能的文化资源整合与教育公平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革命题材作文教学策略与写作能力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信息技术领域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的生活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风场模拟的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企业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智能控制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安防视频监控中行为分析技术的多尺度时空特征提取与融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