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2.doc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 3 蒸发特性分析 3.1 蒸发的地区差异大 江苏省平均水面蒸发量区域差异比较明显。绘制1980-2000年蒸发等值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等值线范围在800~1000mm之间,分布趋势与年雨量相反,由自南向北、西北方向逐渐递增。全省年水面蒸发量高值区在北部徐州丰沛地区,水面蒸发量均值超过950mm,水面蒸发量均值在全省有二个低值区,一是湖西区、通南沿江区(扬)、斗南区的的南部一带,二是盱眙区、沂南区及渠北区均值出现小于850mm的区域。 1980-2000年全省水面蒸发系列中,年水面蒸发最大值为968.9mm(1994年),最小值为783.1mm(1999年),最大、最小值的比值是1.24。淮河、长江、太湖地区最大、最小年水面蒸发量比值分别是 1.24,1.36,1.31。就单站而而言,比值较大的有常州的沙河水库站1.68、南京的葛塘站2.23、宿迁的宿迁闸站1.65、泰州的黄桥站1.82;比值较小的有盐城的阜宁站1.31、南通的海安站1.32、淮安的三河闸站1.33。 3.2 蒸发的年内分配不均 受气候变化影响,蒸发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季气温高,蒸发大;冬天气温低,蒸发量小。月最小蒸发量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月份,月最小蒸发量仅占全年的3%左右,月最大蒸发量一般出现在7月份、8月份,也就是正值盛夏时节,其最大月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13%左右,其次是5月份、6月份,月蒸发量约占全年的12%左右。全省及各水资源区各月平均蒸发量见表3。 表3 全省各区域蒸发量月分配过程表 分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淮河 23.1 33.2 59.1 85.8 108.5 104.8 104.6 106.7 91.3 71.7 46.1 31.2 长江 27.3 34.7 51.5 71.7 100.6 91.9 111.2 111.8 90.8 71.5 48.3 35.0 太湖 27.5 34.3 47.5 69.5 97.8 89.9 116.0 117.1 87.5 68.0 47.3 36.4 全省 25.0 33.8 54.9 79.0 104.4 98.5 108.5 110.1 90.4 70.9 46.9 33.2 全省汛期(5-9月)的蒸发占全年的59.8%,其中淮河、长江、太湖地区分别占59.5%、59.8%、60.6%,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二。各站连续最大四个月蒸发量一般在5-8月份,蒸发总量达400多毫米,全省 5-8月的蒸发集中了年蒸发量的近50%,占全年的49.3%,而且这一百分数在地区分布上很稳定,其中淮河、长江、太湖地区分别占49%、49.1%、50.2%。 3.3 蒸发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为便于比较分析,选用1980年前后蒸发器型号均为e601的蒸发代表站作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后多年平均蒸发量普遍较1980年前有较大幅度减少,基本变幅在50-300mm之间,1980年前蒸发量平均值为998.6mm,1980年后为856.1mm,平均减少了143mm,平均降幅达14%。降幅最大的站为连云港的石梁河水库站达296mm,最小的里下河腹部区的盐城站也达32mm。现将这些蒸发代表站的蒸发量变化情况列如表4。 我省蒸发量的明显减少的趋势与全国其它地方是一致的。统计数据表明,过去50年里,工业化污染带来的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0.15摄氏度。科学界普遍认为,气候变暖必然导致大洋水面蒸发加剧。而统计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间,虽全球气温逐年上升,水面的实际蒸发量却在逐年递减。气候变暖对蒸发并无直接影响,日照使水面升温才是问题的关键。造成大气污染的悬浮颗粒和恶劣天气的浓厚云层能有效阻挡阳光对水面的直接照射,从而可减少水份的蒸发。 表4 蒸发代表站1980年前后蒸发量变幅表 站名 水资源四级区 地级行政区 年均水面蒸发量(mm) 80后平均 80前平均 前后比较 泗 洪 安河区 宿迁 868.5 1038 -169.50 三 河 闸 高宝湖区 淮安 823.6 973.6 -149.98 六 闸 高宝湖区 扬州 915.6 982.2 -66.57 海 安 通南沿江区(通) 南通 790.6 915.6 -125.03 兴 化 里下河腹部区 泰州 905.9 1018.7 -112.82 阜 宁 里下河腹部区 盐城 827.1 1024.1 -197.04 盐 城 里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