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侗寨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侗寨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的上岩坪寨,水资源的现实利用方式与传统利用方式存在不同。侗寨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有人口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这些因素既是桎梏,又是动力。针对当下侗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回归侗族人与水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应该是解决当下人与水资源矛盾必须坚持的观念本位。   【关键词】侗寨;水资源;传统与变迁;观念本位   【作者】周大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李陶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3-0044-007   AN ANALYSIS ON FACTORS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A DONG VILLAGE: Taking the Shangyanping Village in Tongdao   Dong Autonomous County, Hunan as An Example   Zhou Daming, Li Taohong   Abstract: The actual ways of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in the Shangyanping village of Tongdao Dong Autonomous County, Huna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volve popul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that can be served as either a hindrance or impetus In solving problems of the use of water power in the specified village, the return to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which human beings and water coexist is the conceptual standard which we must stick to in settl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mans and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Dong village; water resource; tradition and change; conceptual standard   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的上岩坪寨是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侗族人口占了97%数据由通道县独坡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提供。。   在侗寨的传统社会中,水资源与当地民众和谐共居,以线状流动存在的河流、消防渠,以面状静止存在的稻田、鱼塘,以点状分布于侗寨间的水井,共同构成当地的活性水资源系统。井水担负着整个侗寨的生活用水,因村民每天往来挑水之故,井成为侗寨的公共空间形态,井联系了往来村民信息的接收与流散。维护井的清洁卫生成为村民的集体观念和行动。在日常生活方面,河流是妇女清洗衣物的汇聚地,儿童娱乐的空间,还是村民天然的澡池,更是消防的后盾。在农事生产方面,河流主要发挥灌溉功能,因河流灌溉而衍生出的水车、分水槽、拦水坝、水渠等一系列灌溉设施,体现着村民与自然协同的朴素智慧。鱼塘星星点点散布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可养鱼,可供侗寨的公共消防,还可调节侗寨的生态系统。消防渠如流动的血脉,在侗寨内部交织成网状,将彼此鳞次栉比的房屋隔开,在火灾来临时起到了隔离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火灾风险。稻田养鱼模式也是侗寨祖辈们结合丰富的水资源等地方特色基础上的独特发明,在水资源与侗寨村民和谐共居的同时,水资源与当地的文化也就相伴相生。水与当地的信仰文化、生态文化、制度文化密切关联,其间更是侗寨村民地方性知识的生产。   而当下,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在延续中出现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打工经济的出现造成大批量的劳动力外流,依赖水资源而进行的水稻种植渐有荒废之势。很多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依靠仅有的稻田维持生计。在生计方式的转变之下,稻田逐渐荒芜,水利设施逐渐失去了功能,建筑用地挤占了鱼塘、消防渠等传统的消防系统。村落的水污染问题也已经暴露。   我们一面能看到水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一面也能看到侗寨村民在生计变迁面前的应对。   侗寨兴起的以“田糖农业合作社”为标志的农村农业合作社,提高了农业的效率,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