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慶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xxx-2013
重庆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of Chongqing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 2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重庆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of Chongqing
DBJ 50-XXX-2013
主编部门∶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
重庆市设计院
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年××月××日
201× 重 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告
第**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发布《重庆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一×年××月××日
前 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
重庆市作为典型的山地特大城市,城市坡地较多,高层建筑密集,在消防扑救、安全疏散、消防供水等方面的难度较一般城市更为复杂、更具有自身的特色。为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并结合重庆市的城市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制定《重庆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消防设施的设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等。
该规范主要对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布置、消防扑救、建筑高度大于250米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及其它高层民用建筑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化和补充。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负责管理和解释。
鉴于本规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火技术标准,政策性和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径寄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云杉北路77号40112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
重庆市设计院
参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院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审查人: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
3.1 建筑分类
3.2 耐火等级
4 总平面布局
4.1 防火间距
4.2 消防车道
4.3 消防扑救
5 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5.1 防火分区
5.2 平面布置
5.3 安全疏散和避难
5.4 消防电梯 16
5.5 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5.6 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6 消防设施的设置
6.1 一般规定
6.2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6.3 水泵接合器
6.4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
6.5 消防水池与消防水泵房
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7 防烟和排烟设施
7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7.1 一般规定
7.2 供 暖
7.3 通风和空气调节
8 电气
8.1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8.2 电线电缆使用场所的分级
8.3 消防设备线路的选用
8.4 消防设备配电线路的安装敷设
8.5 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8.6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symbols
3 Classification and fire resistance class
3.1 Classification
3.2 Fire resistance class
4 General layout
4.1 Fire separation distance
4.2 Fire vehicle access
4.3 Fire fighting
5 Fire compartment,safe evacuation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