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的人法语——记盟员朱佳强求学经历.docVIP

《一个的人法语——记盟员朱佳强求学经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的人法语——记盟员朱佳强求学经历

一个的人法语 口述 朱佳强 整理 曹晓波 围海造田8年,做梦都想改变命运。填表时注了一笔:“自学法语三年。” 1977恢复高考那一年,光我们萧山一垦场,报考的知青就有两百多。班车挤不下,脚踏车全借光了。我反正每天练长跑的,车子借给了朋友,外套他拿着,我跑步去考场。 那天一早,从场部去义盛中学的路上,全是去赶考的,汽车、拖拉机、自行车。考场离农场24里路,我撒开双腿,噔噔噔噔跑。那年规定初中生的知青只能报中专,高中生才能报大学。我是70届的,这一届初中生,最多只有初一水平。英语学了两三句,一句就是:“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我报的是湘湖师范,填两个专业,一个美术、一个英语。英语不指望,都说读外语要越年轻越好,我24岁,填了也白填。美术,我看行,农场放电影前的幻灯片都是我画的,书法也不错。师范出来,当一个小学美术老师没问题,搞不好还有机会深造。填表时我在备注栏注了一笔:“自学法语三年。” 中专考卷挺简单,刷刷刷刷,我一个小时就做完了。我自幼是个书驮头,妈常说我一坐在痰盂上就起不来,捧一本书,都忘了在干什么。二三年级,就捧着字典看小说,巴尔扎克、罗曼·罗兰、雨果等法国大师的小说顶喜欢。那时候就幻想有一天能看懂他们的原著。在农场写报道,从来不打草稿,所以考试特快。 考完不急着走,在校园里晃悠。一个眼镜儿过来问我,我俩就聊天,我说我不是在等汽车,我是来回跑的。我还和他谈到法语,我一直想找个对法语感兴趣的人。他很惊奇,为啥?法语难学啊,语种里的“大熊猫”,在这偏僻的海涂,谁来教你? 原来眼镜儿是杭报记者。当时“杭报”小小的四版,没啥看头,但越没东西看,看得越仔细。记者的豆腐干文章登了,说我跑步赴考场、说我自学法语。据说某领导看到了,在一次会议上对萧山的领导说,你们总说没人才,我看萧山就有,知青当中就有,还把我作为例子。这话我也是后来听人家说的。 没几天,啪,萧山农垦局一个调令过来,要我去当秘书。一个人啊,你真的不知道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真的,我一辈子都感谢“杭报”。围海造田8年,多少苦哦。我从没放弃过学习,冥冥之中总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复旦老师奇怪,问我父母是否教法语的。不是。外交干部?也不是。 场部领导舍不得我走,我在农场写写画画得心应手,广播站写稿、编稿也用得着我。领导说,你到那里干几天看看,不习惯就回来。我也舍不得走,农场还有几个要好朋友。我没有急着办理粮户档案关系转移,也是想干几天看看。 农垦局张局长推心置腹地跟我说,你就是湘湖师范录取了,出来也就小学教师,在这安心干吧。我干了个把月,感觉还不错。天冷了,好像是12月28号,我请假骑辆自行车回场部去拿衣服。那时候我就一件单衣,冬天不穿毛线衫的。 一到场部,总机室有人趴在窗口喊我:“朱佳强,你来了,快!杭州长途!是招办打来的!”我说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开我玩笑啊。我都给你们搞得灰头土脸了,一见面还要开玩笑!她们说真的,这回是真的!急得直跺脚:你赶快上来啊! 我说他们开我玩笑,这中间是有一段辛酸往事的。197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为新华社代培驻法记者,到萧山招生。我自学法语在萧山小有名气,有人向老师推荐了,老师打来电话,约我测试一下。 兴奋啊,我连夜骑了90里路,到县招待所住下,根本睡不着。第二天起来,毕恭毕整换上了一直舍不得穿的那件“出客”的中山装,在文教局接待室坐等到下午两点。 我带来一大包的法语作业,摊了一桌子。两个老师看傻了眼。先叫我朗读,一听,发音不错。再用法语提了几个问题。听力和口语也蛮好。然后就看我的作业。你看,我写的法文,那时候我就写得这么漂亮了,清秀又流畅。当时还有一本《汉法词典》,我自己编的,用法文版的《北京周报》比照《人民日报》相对应的文章,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对照、归类、抄录。 他们奇怪了,问我父母是否教法语的。我说不是。外交干部?也不是。干什么的?平民百姓。老师说,你相当于大学二年级专业水平,哪来这么好的基础?我说自学的,他们当场考我笔头翻译,我几分钟就完了。他们说,自学到这个程度,了不起,你是怎么学的? 我买了个半导体收音机,带短波段的。常常一个人在江堤上高声朗读。 还是从头说起。 我是余姚人,文革时,两个姐姐插队落户,我特照留城。先是分配到布店,我没去报到,后来叫我去当屠工,就是杀猪。我不领情,我其实和高玉宝一样,整天想着读书。小学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三年级,还得过余姚镇小学生书法比赛第二名。我妈妈去找校工宣队、去求镇领导,想进高中班,都不管用。 正好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来余姚招人,我一听“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还以为半工半读可以念书,就报名去了。别人家带的都是生活用品,我只带了两只木板肥皂箱,里面装满书。我去的八团,在钱塘江口最前沿,新湾镇以东12里,75年改为萧山第一农垦场。 兵团原来是个生产单位,哪有“大学校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