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学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1、现代语言学:是对古代的语言学而言的,强调的重点是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 2、语言学的现代化:指的是观点、方法的转变,指的是学科本身的革新 3、语言学现代化表现在:科学化(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明确语言是一个独特的系统、明确内部专业分工)、社会化(为社会服务、社会变革推动语言学发展)、理论化 4、中国语言学走向现代化的原因:语文运动的兴起、教育制度的革新、专门人才的出现、新材料的发现、新问题的提出 5、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清末至北洋军阀时期为一个阶段,19世纪末或30年代初至1949年为一个阶段 6、第一阶段的标志: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1906年章炳麟明确提出“语言文字之学”这个崭新的学科名称 7、第二阶段的标志:方言学方面——1928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语法学——1936年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修辞学——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 现代语文运动 一、现代语文运动:是指清末出现的白话文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国语统一运动 二、运动目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文化的需要,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进行调整、变革,必须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运动意义:在宏观上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提出了许多新鲜课题,对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四、晚清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30年代大众语运动,对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晚清白话文运动(代表人物:黄遵宪、裘廷梁、陈荣公) 1)黄遵宪:语言文字之不相合 2)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3)陈荣公:《论报章宜改用浅说》——讨伐文言的檄文 4)王照:言文合一 5)出现了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无锡白话报》,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最通俗的白话字典《绘图白话字汇》 6)清末白话文运动弱点有二:没有把废文言与反封建结合起来;崇白话还停留在造舆论上,没有产生像样的白话文作品,甚至主张废文言的文章就是用文言写的 2、“五四”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作为书面语正式登台,先锋是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揭开白话文运动序幕 ●以“改良”为文学的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一反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八条原则 2)陈独秀《新青年》主编,发表《文学革命论》,由“改良”到“革命”标志新文学运动、白话文运动正在深化 3)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4)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5)白话标准问题、基础方言问题没有解决 3、30年代大众语运动 1)最初提出“大众语”的,是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 2)三个阵营:大众语(主张纯白)、文言文(主张纯文)、旧白话文(主张不文不白) 3)陈望道普及大众语的三个要求:口书一致、统一土话、统一形式和内容(《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 4)论战: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普通话和大众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大众语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对待方言土语;大众语和汉字改革的关系;如何建设大众语 五、现代标准汉语的确立 1、“国语统一”运动,提出标准语问题 2、拼音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步调一致,相互促进 3、拼音文字制定者朱文熊于1906年提出了“普通话”这个名词 4、黎锦熙主张费入声 2、老国音:一个人在说的标准音 3、新国音:《国音常用字汇》 六、汉语拼音化的发展过程 清末切音字运动 第一个提出“造切音文字”的是宋恕 谭嗣同主张“尽改象形字为谐声”,主张废汉字改拼音文字的第一人 卢赣章1892年提出第一个拼音方案 主流是汉字笔画式 影响最大的三人:卢赣章(《中国切音新字》、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简字全谱》) 王照方案影响全国的原因: 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定的优越性 官话字母得到朝廷大员的支持 王照本人为宣传官话字母作了许多工作 劳乃宣分两步走的理论 与赵炳麟、汪荣宝等人发起成立“简字研究会”,是20世纪中国民间最早的研究汉语拼音的学会之一 注音字母四十年 1)四十年是指从1918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之日算起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时为止 3、“数人会”与国语罗马字 1)数人会成员: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汪怡 2)发起人:刘复 3)《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以便一切注音之用,简称“国罗” 4)国罗影响不大,历史意义重大,意味着汉语可以用罗马字来拼写,意味着从明末以来,中外人士进行的罗马字拼音试验,开始踏上一个比较成熟的新阶段 4、中国拉丁化新文字 1)由翟秋白、吴玉章等人协助而制定,用于拼写北方方言,也称“北拉” 2)拉丁化方案的特点:P57 3)北拉理论的主张有两点: ●文字要拼音化,音标要国际化 ●拼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