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年自考试题
07年试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12分) 1、活法说:是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所谓活法,指的是遵守法度而又超越法度,富于变化又不离本宗。关键是要活用诗法,而不要死执诗法。
2、王昌龄“诗有三境”中的“物境”:即描写自然景色,追求的是酷似真景,要求诗人要“处身于境”,熟悉现实景物如“莹然掌中”。
3、司空图“味外之旨”:所谓的“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这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
四、简答题(每小题分,共20分) 1、曹丕在《典论论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全新的文学观? 答:①本着文以致用的思想给予了文学的作用和地位相当高的评价 ②着力于作家研究,提出“文气”说。 ③对文学的体类进行了研究和区分 ④对文学批评的方法及态度进行了研究
2、陆机的《文赋》就文学创作的哪些方面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答:①文学创作的基础 ②艺术构思 ③文体风格 ④灵感问题
3、简要说说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做了哪些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答:①文学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 ②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③统治者对文学的重视与否,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文学本身的继承性也是考察文学发展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4、说说叶燮《原诗》中对诗人的主观条件的论述。 答:他把诗人的主观条件分为才、胆、识、力四种因素 ①才指诗人的表现才能 ②胆指诗人的创新勇气 ③识指辨识能力 ④力指自成一家
5、简答范温说的文章之韵的根本特征。 答:范温所说的韵指的是“有余意之谓韵”他所说的文章之韵的根本特征在于 ①具有美的含蓄 ②平淡简约 ③意味深远
五、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答:(15分)译文:古时候富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无法计算,只有卓异突出的人为后世所称颂。周文王被拘禁而后推演出《周易》;孔子遭困厄而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双眼失明,于是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断了双脚,《兵法》才编写出来;吕不韦被贬流放蜀地,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禁,著述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贤人圣人为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而创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胸中有郁积的情绪,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未来的人能了解自己。 .(分)上面这段话提出了“发愤著书”思想。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是穷苦困顿的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而发愤著成的。
六、论述题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 答题要点: 一金圣叹在《渎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二《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裁减、安排,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顺着笔性去”,进行自由的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金圣叹更推重《水浒传》虚构文学。 三金圣叹认识到了史学著作和文学创作的区别,前者“实录”,而后者可以虚构;而他更推重虚构的文学,这是肯定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另外,具体地说,他把《水浒传》这种通俗文学置于《史记》之上,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观点的突破,是一种新的文学观点。
第一节 尚书?舜典(节录) 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 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志”指意志和感情。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 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对于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