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甘肃渭武高速实施性施工组织摘要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本项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
(2)本项目招标补遗书和答疑书。
(3)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细则、管理办法及制度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5)现场踏勘调查的相关资料。
(6)我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能力等。
1.2编制原则
(1)符合性原则
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总结、吸取多年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部、行业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结合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变被动防预为主动控制,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5)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建立健全质量自控体系
(6)保证工期的原则
本项目采用机械化施工,尤其隧道机械化的施工,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期要求。
(7)坚持全面创优的原则
从源头把关,抓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用心做事,严格执行首件工程制度,充分发挥样板引领的示范作用,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设,一次成优。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循有关环保和水保法规,及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环保和水保工作。
(9)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接受发包人的监督与考核。)路线长km,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包括路基工程,中桥 203m/4 座,大桥 2132m/6 座,特大桥2223m/1 座,涵洞 4 道,各竜隧道 2485m/1 座。
2.2主要技术标准
主线设计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 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荷载标准采用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最小曲线半径1000m,位于寺沟3号大桥~寺沟4号大桥之间,最大纵坡位于-3.5%,位于各竜特大桥90号墩~111号墩之间。
2.3地形、地貌
项目所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最高点位于木寨岭,海拔 3252 米,最低点位于终点处,海拔 1042 米,相对高差约 2210 米。路线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地形以梁、峁、丘陵、沟壑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南部属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隆起与流水侵蚀作用的急剧下切,形成山高谷深、峰锐坡陡之景观,植被良好。
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构造成因,本标段路线通过地区为陇南山地,属西秦岭山脉西延部分为中山地貌,海拔2500m左右,麻子川岭垭口海拔2495m,海拔较高,主峰顶呈棱状,山坡高峻,河谷狭窄,多呈V字型,切割深度达400~600m。山坡为沉积、残积及第四纪薄层风积黄土覆盖,山梁岩体部分裸露,风化严重,节理较多。
2.4工程地质构造
(1 )地质构造
公路通过区,在地质构造上自北向南相继通过陇西系构造、祁吕贺山字构造体系、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这些构造体系在历次构造运动作用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本标段主要存在岷县---宕昌复向斜。
(2 )地层岩性
除河谷区为第四系冲积层覆盖外,山坡脚部分被新生代沉积地层覆盖,大部分
山地有三迭系、二迭系、石炭系、泥盆系和志留系老地层出露。宕昌至秦峪段为中
生代地层,为一复式向斜,秦峪至两水段为古生代的复式背斜,地质构造发育。
2.5气象、水文地质
2.5.1气象
渭武高速路线纵贯甘肃省南部,气候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带作用较为明显,由北向南,根据各地气候上的差异结合热量和水分条件,大致分为三个带:湿冷气候带、温和气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