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墓表 老苏先生墓志铭[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苏辙的《伯父墓表》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 院试--县考--生员--童试; 乡试—省考—举人—秋闱 会试—国考—贡士—春闱; 殿试—皇帝主考—进士(状元、榜眼、探花) 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公礼之甚厚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 必于法外与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不复穷治,杖矫命者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 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 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 B【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这道题难度不大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 B.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D【解析】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 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第2小节)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第3小节)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第4小节)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第5小节) C【解析】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省略主语补出,“屈意”“礼”“委”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阅读《老苏先生墓志铭》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 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 三世皆不显 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 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岁余,举进士再不中 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 涵畜充溢,抑而不发 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 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以为师法 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 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 然则非余谁宜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 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 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 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除:授于官职 答案:C(再:两次)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