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罪数形态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罪数形态解读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判断标准 一、区分罪数的意义 (一)罪数——指犯罪的单复或个数,在刑法理论上指一罪与数罪。 (二)罪数形态——指表现为一罪或数罪的各种类型化的犯罪形态。 (三)研究罪数形态的意义: (1)有助于刑事审判活动中准确定罪。 (2)正确适用刑罚的重要条件。 二、判断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一)行为标准说——以行为的个数为标准判断罪数是一罪还是数罪。 ——评价:片面以行为一个要件为标准,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 (二)法益标准说——以侵害法益或者犯罪结果的个数为标准判断罪数是一罪还是数罪。 ——评价:完全无视行为与构成要件在犯罪成立上是不可或缺的。 (三)犯意标准说——以犯意为标准判断罪数是一罪还是数罪。 ——评价:完全忽视犯罪的客观方面 (四)构成要件标准说——以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个数判断罪数是一罪还是数罪。 (五)犯罪构成标准说——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要件的统一,是犯罪成立要件的整体,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犯罪即成立,所以判断罪数是一罪还是数罪,应以犯罪构成为标准。 (1)贯彻了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罪刑法定原则 (2)贯彻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3)在罪数领域贯彻了犯罪构成理论 被告人某甲,在某火车站偷扒上一辆待发的货车,意欲进县城游玩。某甲上车后,见车厢内只有一名妇女某乙(贩卖天麻的小贩),便顿生恶念。列车开动后,某甲猛扑上去,将某乙按倒,在解某乙的裤带时,发现其裤带上串有一黑色钱包,内装有钱,遂将其钱包抢归已有。这时,某乙吓得发抖,某甲再也没有理睬她。大约20分钟后,列车减速进站,某甲跳车逃走。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一、实质的一罪 (一)想象竞合犯 1、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特征 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的数罪,指一个行为触犯数种罪名的犯罪。 想象竞合犯的特征: ①行为人出于一个故意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 A.从次数上讲,是一次行为; B.从形式上看,可以是单一的动作也可以是由一系列动作组合而成的行为; C.从形态上看,只能是既遂行为,而不可能是预备行为或未遂行为。 ②一行为触犯了数罪名。 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行为,造成数个不同的犯罪结果,这些不同的结果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 A.一个行为侵害了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而不是犯罪对象。 B.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数个罪名之间没有逻辑上的重合或者交叉关系。 例1:某甲为杀害某乙,一日看到某乙走在大街上,便向某乙扔了一个自制的炸药包,结果不仅炸死了某乙,还将一辆正在缓慢行驶的公共汽车炸毁,导致车上十几名乘客伤亡。 例2: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是子弹穿过乙的身体,射中了丙。乙重伤丙死亡。 例3:甲乙共谋杀死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损毁的结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2、想象竞合犯的刑事责任 ①对想象竞合犯按照一罪处罚。 ②对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断(原则,但是实践中操作也有其他标准,如犯罪行为的性质、行为人的主观罪过符合) 例1:应以爆炸罪处罚。 例2: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例3: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二)继续犯 1、继续犯的概念和特征 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违法行为着手实施后,在停止之前持续地侵害同一客体的犯罪。如非法拘禁罪、窝藏、窝赃罪、遗弃罪、重婚罪等。 继续犯的特征: ①行为人着手实施了持续侵害同一客体的行为。 继续犯中罪犯对某一特定客体的侵害和不法状态同时继续,但行为不一定在继续。如甲向乙讨债未果,将乙关押月余。 继续犯的行为可以是一个行为,也可以是数个行为。继续犯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非法集资罪 继续犯的行为对直接客体的侵害应有一定的持续时间。 继续犯的行为必须持续地侵害某一直接客体,这种持续,必须是不间断地、没有间歇的持续,如果行为人经常实施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侵害某一直接客体或者把一个犯罪行为分解为许多细小的行为慢慢犯罪的,构成徐行犯,不构成继续犯。如虐待罪便是徐行犯,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继续犯。 ②行为人必须出于实施特定持续犯罪的故意。 这是对主观方面的要求,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持续犯罪犯罪的故意,行为人可能会构成其他类型的犯罪。 ③行为对客体的侵害和不法状态必须是同时继续。这是继续犯的本质特征。 行为结束后,行为对客体的侵害随之结束的,是即成犯,不是继续犯,如故意杀人罪、伤害罪。 行为结束后,行为对客体的侵害亦随之结束,但状态仍然有存在,也不是继续犯,而是状态犯如:盗窃罪 行为人在同一机会以相同的数个举动接连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