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林木病害——林木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忍耐的程度,使林木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
病 原——引起林木生病的直接原因称病原。病原包括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以林木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此外还有:植原体、类病毒、瘿螨、藻类等。其中病原真菌、细菌简称病原菌。感病林木则称寄主。
侵染性病害——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林木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所以称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指一切不利于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营养、毒物等因素。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林木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病害。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林木发生病害迟早都表现有病状,但不一定表现病症。
症状类型
白粉病类锈病类煤污病类发霉斑点病类炭疽病类溃疡病类腐烂病类腐朽病类流脂流胶花叶病类肿瘤类丛枝病类萎蔫病类畸形
林木的非侵染性病原
1、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气候和土壤因素。
2、症状非侵染性病害最普遍的表现是黄化、落花、落果和其他生长不正常的表现。有时也表现为枝枯和叶片上的枯斑等现象,没有病症出现,而且通常是全株性的。
3、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分布非侵染性病害通常在林间的分布是成片的,与一定的特殊环境(如低洼积水、特殊的土质、临近工矿区等)相联系,发病范围比较稳定,扩展趋势不明显,植株与植株之间差异不大,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而侵染性病害在林间的分布,初期往往是点发性的,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和扩散趋势。
4、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关系 发生非侵染性病害 削弱生长势、抗病力诱发或加重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5、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根本措施是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合理运用育苗、造林和经营的各项技术措施,使周围环境适合于林木的生长发育。
6、林木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这些病原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植原体(类菌质体)、螨等。它们都是异养生物,依靠摄取其他生物养分来维持生活。
7、真菌的生活史
?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循环过程。
? 真菌的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在作物的生长季节,无性阶段可以多次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这对病害的传播和流行作用很大,易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危害。有性阶段只产生一次有性孢子,多在作物生长后期产生或在腐生阶段产生。
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无性孢子,有六种类型:芽孢子;粉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厚壁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最普遍类型)
有性繁殖是经过性细胞的结合而进行的繁殖方式。真菌经过营养阶段和无性生殖后,多数转入有性繁殖。多数真菌是在菌丝体上分化出性器官称为配子囊,配子囊中的性细胞叫配子。
8、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特征
? 1.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细菌,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 2.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细菌,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 3.某些细菌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
越冬:细菌没有特殊的越冬结构,主要是在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病株残体、田边杂草或其它寄主
2.侵入途径:自然孔口、伤口侵入。
3.传播方式:通过雨水、灌溉流水、风夹雨、介体昆虫、线虫等。也可以通过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许多细菌病害可以随着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通过人的商业活动、生产活动、科技交流而远距离传播。
4.发病因素:一般高温、多雨(尤以暴风雨),湿度大、氮肥过多等因素均有利于细菌病害的流行。
防 治 要 点
1.采用无病种子、种苗或进行种子消毒。
2.搞好田园卫生,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3.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选育抗病品种等。
4.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区扩大。
10、病毒
? 病毒引起的病害在数量上占第二位(第一位?)。
? 病毒(virus)是一种由核酸、蛋白质亚基构成的,具有繁殖、传染和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的能力的非细胞形态的分子生物。
? 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是:
1.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
2.专性寄生物,其繁殖需要寄主提供原料和场所,一般不能用培养基培养。
病毒的传播和侵染
1.机械传播:又称汁液传播,摩擦传播。通过病株与健株枝叶接触时相互摩擦。或人为的接触摩擦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答案整理汇总.pdf VIP
- 2023辽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解析(完整).docx VIP
- 专题08 数列求和(奇偶项讨论求和)(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解析版).docx VIP
- 2024年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反思.pptx VIP
- 重难点18 数列中的奇偶项、分段问题(解析版)(5大题型+最新模拟)-备战2025年高考数学重难点专题突破(新高考专用).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反思.pptx VIP
- 《赘婿》测试题带答案.pdf VIP
- 2024年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反思2025.1.3.pptx VIP
- 2023年软考软件评测师笔记整理.doc VIP
- IPC-A-610J-中文版 CN-2024 TOC 电子组件的可接受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