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绂传(正文)[精选]
洪绂传(1906年——1984年)
洪绂,著名地理学家,曾留学法国,师从世界著名地理学家马东(E﹒de Mar tone)。其先后在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解放后,辗转于台湾、美国、加拿大各高校,任地理学教授。在研究方面,洪绂教授善于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其在经济地理学方面造诣很深,为国际经济地理学的著名学者。
一、洪绂生平
洪绂,又名洪思齐,1906年生于福建。1926年毕业于协和大学物理系。1932年留学法国,1933年获法国里昂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又毕业于巴黎大学外交系。曾师从世界著名地理学家马东(E﹒de Mar tone)。洪绂懂英、法、德语,尤其擅长英语和法语,曾博览和收藏大量当时欧美出版的地理书刊,为他的博学多才奠定基础。
回国后从1934年迄抗战胜利期间,先后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兴钜卒而其子新垓继。他毕业于清华大华地理系。当时该系教地理者为张印堂、洪思齐两先生,教地质者为冯景兰、袁学礼、孙云铸、杨钟健诸先生,教气象者为李宪之、赵九章两先生,皆一时名教授张荫麟、张任、陈之迈、李达、李郁荣、李辑祥、彭光钦、戴芳澜、吴达元、吴晗、潘光旦、沈有鼎、唐兰、任之恭、曾远荣、吴新谋、洪绂、李谟炽、董村屏、张捷迁(以上是1934年来校的)当时教员有张印堂讲授自然地理,王成组讲授人文地理,黄国璋讲授经济地理,涂长望讲授气候学,洪级讲授世界地理,高钧德讲授地形学等。值得提到的是翁文灏还和白眉初共同讲授中国地理通论和中国地理专论,同时编写资料,流传很广,影响很大。黄玉善,白眉初,洪绂,王成祖,葛绥成,孙宕越,陈宗经为理事,张星烺为理事会主席.保存在《地学杂志》第一年第一号中的中国地学会启,系统阐述了.. 当时地理方面教授,除原清华的张印堂、洪绂外,还有鲍觉民教授(南开大学,教经济地理),林超教授(在系教学一年),钟道铭(教政治地理、文化地理)、陶绍渊(教北美地理)、刘汉(教南半球地理)。
1940年,林同济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的一些教授陈铨、雷海宗、贺麟为核心人物及何永佶、朱光潜、费孝通、沈从文、郭岱西、吉人、二水、丁泽、陈碧生、沈来秋、尹及、王讯中、洪思齐、唐密、洪绂、童嶲、疾风、曾昭伦、曹卣、星客、上官碧、仃口等26位“特约执笔人”(其中唐密为陈铨的笔名、尹及为在何永佶的笔名),为了表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及积极的入世精神,以古代的谋臣或策士自诩,共同在昆明创办《战国策》半月刊。他们因此被称为“战国策”派。1947年洪绂还根据日本投降后形式变化,发表《修订地理学系课程标准刍议》一文,对大学地理系课程设置提出许多修正意见,也是具有创建性之作1947年8月31日,中国地理学会在上海召集年会, 讨论中学地理课程问题,因时间匆促,一时未能获结果,乃推举葛绥成、许逸超、褚绍唐三人负责召集上海中学地理教师作一讨论。9月10日, 中学地理讨论会在晓光中学开会,各大中学地理教师共二十九人出席,由葛绥成报告开会宗旨,许逸超讲述地理学教育的趋势。旋即讨论地理教学实际问题,如教学时间问题、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问题、高中本国地理区域问题、各省区域面积问题、外国地名译音问题。讨论结果由于问题颇大,需较长时间讨论与研究,乃决定筹备上海地理教育研究会,推举葛绥成、许逸超、王文元、邱祖谋、卢材禾、褚绍唐、陈尔寿、陈大森、朱jǐng@琳九人为筹略委员。10月5 日上海地理教育研究会在市立育才中学成立,到会会员四十七八,会上洪绂先生作了中国省区改造问题报告,最后逐条讨论章程并选定第一届理监事。推举翁文灏为名誉理事长、王成祖为名誉副理事长、许逸超为理事长、葛绥成、卢材禾等14人为监事,褚绍唐为总干事、葛绥成为总编辑、洪绂、丁锡祉等11人为研究委员。该会成立后为了使外地同行加入便利而更名为“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同时在国内各重要城市均进行组织分会。武汉分会由邹新垓主持;北平分会由王成祖、李良骥二人主持;东南分会由李式金(厦门大学)主持;南京分会由孙承烈(南京中国地理研究所)主持,西北分会由冯绳武(兰州大学)主持;昆明分会由王立本主持,贵阳分会由王钟山(贵阳师范学院)主持;台湾分会由任德庚(台北师范学院)主持。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已成一全国性的地理学术组织〔6〕。 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其旨趣拟本纯学术之立场,探讨新地学之真义,以效之方法,使达成教育之目的,并期待群策群力,搜辑地学之新资料,以谋有所贡献于我国之地理教育”。杨宗干教授文中还指出洪绂的弟子们,不少已成为新中国的知名学者,如周廷儒①、王乃梁、邓绶林、丁锡祉等教授外,还有些好友可补充,例如亚新舆地学社邹新垓社长,他也说到受洪绂教授影响,使他专心学习地理,并努力办好家传企业(三代从事地图事业的亚新舆地学社)。他毕业后,即从事地图编印工作。出版全国通用中国地图集。并承担清华大学地学系成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