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七单元检测题
一、字词句理解。
(一)在下列( )中填上合适的汉字或拼音。
1.三省( )吾身 2.喟( )然叹曰
3.一cù( )而就 4.乞人不xiè( )
5.一dān( )食,一豆羹( ) 6.寝rèn( )
7.庖( )丁 8.駢( )死
(二)解释加点的词。
1.谋而不忠( ) 2.传不习乎( )
3.吾与点也( ) 4.其恕乎( )
5.是亦不可以已乎( ) 6.顾玩所见( )
7.才美不外见( ) 8.妄见之也( )
9.策之不以其道( ) 10.食马者( )
(三)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2.何以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3.则可以辟患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其恕乎(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2.蹴尔而与之( ) 所见非牛与马( )
3.存想之所致( ) 虽执鞭之士( )
4.富而可求也( ) 咏而归( )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
1.我们读过的《论语》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主张君子应成人之美,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订鬼》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朝代)_________家。此文作者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表达诗人全家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词《书江西造口壁》中极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面这段话中以“缝鞋垫”和“做西服”打比方,要说明什么道理?
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一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裁缝师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做西服。
(八)欣赏下边这幅题为“父子”的漫画,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二、阅读与理解
(一)鱼我所欲也(片段)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