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产权及交易初探.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资源产权及交易初探

环境资源产权及交易初探黄 越(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00013520)摘 要 环境污染及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由环境资源固有的外部性导致的。使外部性内在化有两种手段: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科斯定理论证了明确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并允许自由交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是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依据。实践中,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采用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一步证明了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可操作性。当然,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最后,分析现阶段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关键词 外部性 环境资源产权 科斯定理 排污权交易 公地悲剧环境资源产权可能是所有产权关系中最模糊的一个概念。而正由于产权界定的模糊,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已经成为引发当下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给出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基础而较全面的介绍,并对现阶段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应用加以分析。引言古往今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其实就是开发各种资源并使之为人类服务的过程。而环境资源便是其中使用最广泛也最重要的一项。环境资源为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共有,在被人们使用、享受时,没有明确的边界或归属。因此,一方面,面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保护环境,从而使自己尽可能大的享受环境资源带来的福利;另一方面,在逐利行为的驱使下,个人或企业并未将对环境的损害作为成本进行核算,肆意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侵害问题。某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向大气或水体排污排废, 或为谋取短期效益毁林垦荒,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引发自然灾害。过度利用环境资源、肆意排污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而这些成本却并非由排污者承担。近年暴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五十年不遇的旱灾等等, 需要全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抵御灾害,而先前污染环境所取得的收益,相比灾害中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是微不足道的。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界定环境产权,保护环境资源迫在眉睫。环境资源的特殊性界定环境资源产权的困难,很大程度是由环境资源自身的特殊性质造成的。稀缺性环境资源对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包括了两个方面: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量和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量。当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可再生环境资源大大超过了其再生能力,人类消耗的不可再生环境资源的速率远大于人类发明或寻找到替代物的速率,从而导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人类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特别是有害物质的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因此导致了环境容量资源的稀缺程度也急剧上升。[]长此以往,这种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将可能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总而言之,环境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环境资源注定是稀缺的。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再像在以前一样在生产活动中将环境资源(如清洁的水、空气)当成一种外生的、无限供给、自由取用的资源。当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超越或接近环境承载力的边缘时,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迅速凸显。而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紧迫性就源于此。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固有特征。所谓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新增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水平,也即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或难以排除(包括不付费者在内的)任何人享用该物品,这或许是因为排他技术不可行,或许是排他技术可行但由于成本太高而不值得,也或许是没必要排他。[]以上述经典的公共物品属性界定方式来衡量,环境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具备消费的非竞争性(比如多一个人呼吸清洁的空气并不会影响别人呼吸空气的质量)与非排他性(比如即便一个人不愿意为治理空气污染而付费,他仍旧可以享受清洁空气的福利)。这些特性,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除了提供公共物品者,谁都不愿意为公共物品的消费或使用付出代价,但人们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又耗费了巨大的成本。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界定其产权变得十分困难,也增大了治理环境问题的难度。外部性关于外部性的定义有:第一个定义是:当一个行为个体的行动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到另一个行为个体的环境时,我们称存在着“外部性”。第二个定义是:外部经济(或不经济)是这样—种事件,它将可察觉的利益(或可察觉的损失)加于某个或某些人,而这个(些)人并没有完全赞同直接或间接导致该事件的决策。第三个定义是诺思提出的:当某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萨缪尔森的定义相较之下更为通俗易懂:当生产和消费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到额外的成本或收益,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没有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