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高渗透试验质量技术措施摘要
提高渗透试验质量技术措施
为提高变水头渗透试验操作水平、成果质量以及对渗透试验存在问题的改正,现对渗透试验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
渗透试验时利用一些试验器具测定岩土的渗透系数的试验,分为室内试验和野外测定试验两大类。在实验室中测定渗透系数k的仪器种类和试验方法很多,但从原理上大体可分为“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两种。野外进行的渗透试验又叫渗水试验,一般采用试坑渗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松散层和岩层渗透试验的简易方法。试坑渗水试验常采用的是试坑法、单环法和双环法。
试坑法
是在表层干土中挖一个一定深度(30-50厘米)的方形或圆形试坑,坑底要离潜水位3-5米,坑底铺2一3厘米厚的反滤粗砂,向试坑内注水,必需使试坑中的水位始终高出坑底约10厘米。为了便于观测坑内水位,在坑底要设置一个标尺。求出单位时间内从坑底渗入的水量Q,除以坑底面积F,即得出平均渗透速度v=Q/F。当坑内水柱高度不大(等于10厘米)时,可以认为水头梯度近于1,因而K(渗透系数)=V。这个方法适用于测定毛细压力影响不大的砂类土,如果用在粘性土中,所测定的渗透系数偏高。
是试坑底嵌入一个高20厘米,直径35.75厘米的铁环,该铁环圈定的面积为1000平方厘米。铁环压入坑底部10厘米深,环壁与土层要紧密接触,环内铺2一3厘米的反滤粗砂。在试验开始时,用马利奥特瓶控制环内水柱,保持在10厘米高度上。试验一直进行到渗入水量Q固定不变为止,就可以按下式计算渗透速度:v=Q/F,所得的渗透速度即为该松散层、岩层的渗透系数值。
是试坑底嵌入两个铁环,增加一个内环,形成同心环,外环直径可取0.5米, 内环直径可取0.25米。试验时往铁环内注水,用马利奥特瓶控制外环和内环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例如10厘米)。根据内环取的的资料按上述方法确定松散层、岩层的渗透系数值。由于内环中的水只产生垂直方向的渗入,排除了侧向渗流带的误差,因此,比试坑法和单环法精确度高。内外环之间渗入的水,主要是侧向散流及毛细管吸收,内环则是松散层和岩层在垂直方向的实际渗透。
3、温度计:分度值0.5°C。
4、其他附属设备:木锤、秒表等
图1 常水头渗透仪装置
1-封底金属圆筒;2-金属孔板;3-测压孔;4-玻璃测压管;5-溢水孔;6-渗水孔;7-调节管;8-滑动支架;9-容量为500ml的供水瓶;10-供水管;11-止水夹;12-容量为500ml的量筒;13-温度计;14-试样;15-砾石层。
二、操作步骤
1、按图1装好仪器,并检查各管路接头处是否漏水将调节管与供水管连通,由仪器底部充水至水位略高于金属孔板,关止水夹。
2、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样3~4kg,称量准确至1.0g并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率。
3、将试样分层装入圆筒,每层厚2~3cm,用木锤轻轻击实到一定厚度,以控制其孔隙比.如试样含粘粒较多,应在金属孔板上加铺厚约2cm的粗砂过渡层,防止试验时细料流失,并量出过渡层厚度。
4、每层试样装好后,连接供水管和调节管,并由调节管中进水,微开止水夹,使试样逐渐饱和.当水面与试样顶面齐平,关止水夹.饱和时水流不应过急,以免冲动试样。
5、依上述步骤逐层装试样,至试样高出上测压孔3~4cm止.在试样上端铺厚约2cm砾石作缓冲层.待最后一层试样饱和后,继续使水位缓缓上升至溢水孔.当有水溢出时,关止水夹。
6、试样装好后量测试样顶部至仪器上口的剩余高度,计算试样净高.称剩余试样质量(准确至0.1g),计算装入试样总质量。
7、静置数分钟后,检查各测压管水位是否与溢水孔齐平.如不齐平,说明试样中或测压管接头处有集气阻隔,用吸水球进行吸水排气处理。
8、提高调节管使其高于溢水孔,然后将调节管与供水管分开,并将供水管置于金属圆筒内,开止水夹,使水由上部注入金属圆筒内。
9、降低调节管口,使位于试样上部1/3处,造成水位差,水即渗过试样,经调节管流出.在渗透过程中应调节供水管夹,使供水管流量略多于溢出水量.溢水孔应始终有余水溢出,以保持常水位。
10、测压管水位稳定后,记录测压管水位,计算各测压管间的水位差。
开动秒表,同时用量筒接取经一定时间的渗透水量,并重复1次.接取渗透水量时,调节管口不可没入水中。
11、测记进水与出水处的水温,取平均值。
12、降低调节管管口至试样中部及下部1/3处,以改变水力坡降。
13、根据需要,可装数个不同孔隙比的试样,进行渗透系数的测定。
三、成果整理
1、按下列公式计算试样的干密度及孔隙比e:
1
2
3
2、按下列公式计算渗透系数及
4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
-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doc VIP
- 第三届“先行者”心理科普知识竞答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英语高一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docx VIP
- 第一次工地例会建设单位的发言稿.docx VIP
- TDT 1070.4-20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4部分:建材矿山.pdf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教学课件最终版 7.筹资活动课件新 7.4第七章企业筹资活动控制方法及措施.ppt VIP
- 高中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大单元学历案 教学设计附双减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VIP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技术交底(全套).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