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矿床地质[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矿床地质[精选]

第3章 矿床地质 3.1 矿区地形特征 矿区内为中低山---低山地形,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标高425m至931m,中部高构成南东—北西南的分水岭,冲沟发育甚众。北面为丘陵,地势开阔;有利地表水的排泄。 矿区内比较大的河流有甘港河,发源于狮子口,流量为206.46~0.201m3/s,水质为HCO3-SO4-Ga型。水位标高为425.3~426m,最高洪水水位436m。由于河水流经的地段为隔水性的火成岩岩石,河水对矿床无影响。 3.2 矿区地质 3.2.1 矿区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棋梓桥组(D2q)和佘田桥组(D3S)灰岩,在矿区东部出露有前泥盆系(Pt-5)浅变质砂岩,央粉砂岩及板岩;南东端有面积不大的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石英砂岩出露,起接触关系佘田桥组与桥组为整合接触;棋子桥组与前泥盆系、棋子桥组与跳马涧组,跳马涧组与前泥盆系等均为断层接触。 3.2.2 矿区构造 矿区褶皱形态主要由北北东的野鸡尾—柿竹园背斜和太平里向斜组成,并有次一级褶皱。矿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向、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四组,其中北北东向断层为导矿构造,近东西向断层为容矿构造,北东向断层为控矿(花岗斑岩)构造。此外,矿区节理裂隙十分发育,但由于多次成矿,热液活动频繁,节理裂隙与断裂等大多被胶结充填。 1. 褶皱 褶皱结构较简单,主要由北北东走向的柿竹园——野鸡尾背斜和柿竹园——太平里向斜组成。背斜位于矿区东部,为一轴部平缓,两翼近似对称的展宽性背斜,轴部地层为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两翼为佘田桥组,地层倾角30°~45°;向斜位于矿区偏西部,两翼对称,倾角30°~45°,轴部及两翼地层均为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泥质灰岩,大部分已蚀变成矽卡岩,其南部为富矿段赋存位置; 2. 断层 矿区内断层十分发育,但规模一般较小,且普遍有后期岩脉充填或因浊变作用,胶结较好。矿区断层按生成序次分成北北东、北东、北北西及东西走向四组,主要有F1﹑F6﹑F7等。其中仅北北东向F6断层伸入到富矿段顶板围岩中,其余均位于富矿段之外。 F1 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近南北走向,倾角70°~80°,该断层距矿床最近处400多m,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F6 与F7断层:位于矿区南部及南东部,沿走向延长200~600m,规模较小,起延长和延伸均在同一含水层内,下盘为矽卡岩,上盘为网脉状大理岩,力学性质属逆断层,水文地质特征属透水性弱一不透水断层,对富矿段开采无影响。 3. 节理 矿区内构造活动剧烈,节理裂隙发育,尤其以320°~350°和0°~50°走向最为发育。近东西走向一组也甚为发育,其他地方的节理也有出现。裂隙有走向北北东、北东和北西向3组,倾角30°~70°。节理裂隙程度在不同的地段或不同岩石中而有变化,其中矽卡岩中节理裂隙最为发育,并为含矿石英脉、长石脉、云英岩脉、细粒花岗岩脉充填。 3.2.3 矿床成因类型: 柿竹园多金属矿床为一大型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工业类型属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岩浆岩主要有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和基性脉岩(煌班岩、辉绿岩),主体期花岗岩主要成岩枝状,花岗斑岩呈现北东走向的岩墙产出,辉绿岩为北西向的岩脉产出。根据岩性的特征及产状特点可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花岗岩均有衍生的岩脉,并伴有各具特点、强度不一的热液蚀变作用,如矽卡岩化、萤石化、云英岩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与钨钼铋矿化,锡石-硫化物矿化等。故该区发育有一系列矽卡岩型和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钼铋矿床、大理岩锡多金属矿床,充填交代铅锌矿矿床。 3.2.4 矿床勘探类型: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由原湖南省地质局408队进行了勘探,于1985年提交了《湖南省郴县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区最终勘探报告》,省储委以(1986)湘储决字09号决议审查通过。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属第Ⅰ~Ⅱ勘探类型,矿区勘探以钻探为主,坑槽探为辅,采用(85~100)×100m网度求工业储量,在490m标高的富矿地段进行了坑道检查验证,基本查明了该矿床的地层、构造,矿岩、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厚度与品位及其在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矿石中主要元素与伴生组份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配分关系、矿石可选性、矿床水文与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勘探控制与研究程度较好,各项工作质量能满足开采设计要求。 3.3 矿体地质特征 柿竹园多金属矿床为一大型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工业类型属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中、上泥盆统灰岩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大理岩中。根据矿体产出的部位,矿化特点,以及矿石类型的不同,矿体划分为四个矿带(Ⅰ、Ⅱ、Ⅲ、Ⅳ矿带)。各矿带之间一般没有明显的界线,多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各矿带总的分布规律是:从花岗岩体向上(外)依次为Ⅳ、Ⅲ、Ⅱ、Ⅰ矿带,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