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理環境差异性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地理必修一前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夜晚,我们所见的满天繁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 4、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八大行星的相似性 特殊:存在生命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 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适合呼吸的大气;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变化不大。 6、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个氢核在高温高压下核聚变一个氦核) 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取之不尽、稳定、无污染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 影响: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产生磁暴;产生极光(两极地区);引起电离层的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与天气、气候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正相关、负相关) 9、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看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看顺时针) (2)周期:23时56分4秒(转动360o) 一个恒星日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大约每小时转动15o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例题:广州与上海的角速度相同,广州的线速度大于上海的线速度 10、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 一恒星年 (3)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 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下图: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o;如当太阳直射在20o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o′N或70oS。 (4)常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5)常见日照图的判读 ①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者为北极,顺时针自转者为南极。 ②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 ③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④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在极昼、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⑤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 ⑥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2.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分为24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相邻时区时间差1小时。如图4-8。 区时的计算 例题:东八区为10点时,东三区的区时是几时?(5时) 某经线所在的时区:经线度数除以150,余数以7.5为界 例题:东经50度在东三区。 12、四季更替的成因:地球的公转 1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o,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o。 14、二分二至的判断 15、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通过地震波):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厚,海洋薄)、地幔、地核 岩石圈的组成: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地壳 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地幔上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6、岩石按成因分为: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含有化石)——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片麻岩 1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见学业水平测试说明P108图2) 地壳物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