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史家治史目的浅研.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史家治史目的浅研

浅观中外史家治史目的 摘要: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一书,目的是为我们所熟知的资治、垂君、经世致用。中国大多史家如司马光一样秉承的是实用、为现实提供鉴戒的撰史目的。而西方大多史家却是主在记存历史史实,并不赋予历史太多史学以外的功效,我国史家陈寅恪是此种史家的代表,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关键词:史家;治史;目的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一书的资治、垂君、经世致用的目的,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笔者在研读完《资治通鉴》后,产生欲探知中外史家治史目的的想法,西方史家是否亦如司马光,还是大相径庭?故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一番浅研,望老师批评指正。 一、司马光::资治、垂君、经世致用 中国史家治史的目的以司马光为代表,旨在资治、垂君、经世致用。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里,便陈述了他编撰《资治通鉴》的意图:“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厂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一欲删刘冗长,举操机要,专取关国字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足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鉴前世之兴哀,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悉稽古之盛德,挤无前之至治,俘四海群生,咸蒙其福。……”由此可见,司马光治史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借鉴,以保当时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如面对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之势,外困于辽夏侵扰,内忧于农民起义,司马光说“有敌国则敌国丧之,无敌国则下民叛之”,于是他大声疾呼着:“呜呼!可不戒哉!”司马光强调“兢兢业业以奉祖考之法度”,显然主要不是要教育“智勇冠一时”的创业之主,而是以中才之主为对象,教有他们“自修”、“守成”。宋神宗认为它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重为定名曰《资治通鉴》,并赐序文。目的就是要诛讨历史上的“奸名犯分”者。他编撰《资治通鉴》,目的便在“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 二、孔子:垂鉴君王、经世致用 孔子重视史学在现实中的效能,他生活在列国争夺激烈、上下膺越成风之时,他欲以治史作为匡正时弊,拨乱汀洲毛,为后世明君效法的手段。他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以达“推此类以绳当世”之目的。其旨在于通过对历史内容的记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服务于现实政治,或树立当代人从政及为人的标准。故《公羊传》中说:“君子易为为春秋,拨乱世,反之正,莫近诸春秋”。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1司马迁也说:“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中,以为天子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已达王事而文”2由此可见,表明了孔子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 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就是要弄清历史上历代存亡兴废的奥秘,找出治乱的经验教训,以垂戒后世。这是司马迁撰史最主要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面冠以“亦欲”二字,意谓这是顺带要弄清的问题。 “究天人之际”,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探求治国之道的。天与人,在中国古代,是个争议十分激烈的哲学问题。成事在人不在天,要使国家富强,把国家治理好,最根本的是要任用贤人,崇登俊良,摈去奸邪,而不要相信什么天道。如秦王朝的统一六国与二世而亡,司马迁极力探求成败原因。“通古今之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探求治国之道的,也就是要“承敝通变”,“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成一家之言”,这是从思想方面来探求治国之道的。他自己曾引用孔子之语来表白:“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可见,司马迁通过撰史来探求治国之道,而成一家之言。 四、朱熹:明正统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例》的目的之一是:明正统。其后旨在发明该书书法指意的尹起莘在《通鉴纲目发明自序》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是书之作,其大经大法,如尊君父而讨乱贼,崇正统而抑僭伪,褒名节而黜邪佞,贵中国而贱夷狄,莫不有系于三纲五常之大,真所谓天地之心,为生民立极,为先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者也。……《纲目》之作,其有补于世教,殆亦有得于《春秋》之旨,皆所以遏人欲于横流,存大理于既泯”。贺善又在《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序》中亦言:《通鉴纲目》之书,其“大要不过辨名分、正纲常,以示劝戒尔”。朱熹撰《资治通鉴纲目》的目的是“使乱臣贼子惧”,已达到明正统和说教的目的。 五、王夫之:经世致用 王夫之治史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对以史资治的解释在《读通鉴论》卷末便言:“资治者,非知治乱而已也,所以为力行求治之资也。览往代之治而快然,览往代之乱而锹然,知其有以致治而治,则称说其美;知其有召乱而乱,则垢厉其恶;言已终,卷已掩,好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