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版的周庄[精选]
*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如何来理解“游必有方” ? “游必有方”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期盼,离家的艰辛。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所谓孝顺,就是说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长辈能够时时嘘寒问暖,父母年老体弱,应该多抽出闲暇时间陪伴左右。《论语》中对“孝”的强调,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多承欢膝下,帮老人们捶捶背,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个电话,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视无语,只静静的守在他们身边,看老人额角嘴边须臾的微笑……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时刻关切着儿女的心!这些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双亲的抚养之情、养育之恩真的是轻如鸿毛,但孝心无价,在“孝”的天平上,又有什么能抵得上这静静守候中的绵长深远。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几千年来,“孝”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老有所养,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1.作者为何上表陈情? 除 臣 洗 马 辞 不 就 职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为什么作者不想到朝廷为官?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3.为什么祖孙如此情深?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 躬亲抚养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乡里。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参 阅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4.祖孙情深,是李密放弃高官厚禄不愿废离的唯一理由吗? 事实上,李密拒绝出仕,还有自己避祸的因素。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司马氏又是以屠杀篡夺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在那样一个君臣猜忌、人人自危的年代,就算你陈述的是真情,也是会遭到怀疑的。于是,作者只有反复表明心迹,申述自己的苦衷。我是不矜名节的,实在是为了尽孝。 参 阅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5.李密在文中明确表明不想到晋为官吗?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忠”与“孝”的矛盾,也许是每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的困境。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李密明智地选择了是先孝后忠。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祖母躬亲抚养情深似海祖母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沐清化蒙国恩除洗马圣朝恩生陨首死结草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6.作者选择了尽孝道,那么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孝情”??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真挚的感情,是本文感人肺腑的力量所在。作者六个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家无兄弟叔伯,幼年凄苦,而且少多疾病,九岁尚不能走路,只得依命祖母刘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祖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