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文学[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唐文学[精选]

中唐的历史背景 * 中唐的历史背景 中唐,约70年,分两个时期。代宗大历中到德宗贞元中为转折时期,此后直到穆宗长庆末为唐诗继续兴盛的时期,也是唐诗的第二次繁荣。诗歌数量丰富,风格流派繁多,个性得到发展。 唐代由盛唐到中唐发生的转折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玄宗为了避难离开长安,逃到四川。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唐代由盛到衰的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一.白居易生平及代表作品 二.柳宗元生平及代表作品 三.韩愈生平及代表作品 四.中唐诗歌流派 五.其他中唐诗人 概况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 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28岁) 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30岁) 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31岁) 元和元年(806年),罢校书郎(34岁) 撰《策林》75篇,授县尉 元和二年回朝任职(35岁) 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38岁) 白居易生平 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39岁) 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次年写下《琵琶行》(44岁) 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46岁) 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48岁) 于长庆二年(822年),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50岁) 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拜秘书监(55岁) 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 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70岁) 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暮江吟》 《忆江南》 《大林寺桃花》 《长相思》 《题岳阳楼》 《观刈麦》 《宫词》 《直中书省》 《池上》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早年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10年。虽然已有20年的短暂和平,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已走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贞元元年(785),柳镇到江西做官。之后柳宗元随父亲宦游,到过南至长沙、北至九江的广大地区。这段经历使柳宗元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闻见和感受。他九岁那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爆发了继安史之乱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父亲和母亲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这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出仕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 传记 《段太尉逸事状》 《梓人传》 《河间传》 《捕蛇者说》 《宋清传》 《种树郭橐驼传》 《童区寄传》。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