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精选]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中纪委文件刚下发 景德镇市邮政局仍顶风违纪副科级以上干部公款赴日游 第二批出游者计划明日出发 参评项目 报纸通讯 作 者 杜金存 责任编辑 彭京 刊播单位 江西日报 首发日期 2010年07月07日 (格式:xxxx年xx月xx日) 刊播版面 (栏目) C1 作品字数 (时长) 1480字 作品评介 记者采访深入,报道客观公正,行文流畅、生动,现场感强,所揭露的问题正是当下中纪委与广大群众痛恨的公款旅游之歪风。中纪委文件刚下发没几天,景德镇市邮政局仍顶风违纪公款游,事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典型性。 景德镇市邮政局公款旅游及封杀党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数百家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提及或转载此报道,不少中央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各种针对此事的评论更是铺天盖地。 采编过程 记者接到群众投诉后,立即奔赴当地,顶着烈日明察暗访,突破层层封锁,与被批评单位斗智斗勇,最终掌握了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前因后果,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文章发回报社。报社顶住压力快编快发,没有给被批评单位留下任何回旋空间。连被批评的单位最后都说,想不到党报的记者如此敬业,采写速度会如此之快。 社会效果 中国新闻出版报著文,将景德镇市邮政局封杀党报事件列为2010年中国新闻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事件之一;中国青年报认为,此事已成为公权力公然对抗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法制日报则指出,景德镇市邮政局扣发党报,实质上是权力部门对新闻舆论监督权利的严重侵犯。本报的报道在全国新闻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大讨论。至今,此事的冲击波还未停止。此事引起国家邮政局的高度重视,最终景德镇市邮政局数名副局长受到撤职等严肃处理。江西省则以此报道为契机,狠刹公款旅游风,起到了较好的舆论监督效果。 报送单位公示网址 /system/2011/05/09/011656859.shtml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简版)——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参评项目 通讯 作 者 新华社国内部 责任编辑 陈芸 刊播单位 新华社 首发日期 2010年09月09日 (格式:xxxx年xx月xx日) 刊播版面 (栏目) 新华社通稿 作品字数 (时长) 3890 作品评介 地震、泥石流、极端天气…… 2010年可谓灾难多发年。 灾害缘何多发?多灾是否一定多难?多难如何兴邦?……面对公众困惑,新华社推出了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这篇重磅力作,运用历史和自然辩证法,从“灾情与国情”“防灾与抗灾”“人与自然”等关系透视,认知现实,反思历史,引导人们理性、科学、辩证认识人与自然、应对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和思辨性。 中央媒体评价其“填补了国内诸多媒体对自然灾害深入思考报道的空白,是一篇全面展现、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 采编过程 总编辑精心策划,执笔记者先后奔赴舟曲、汶川等多个灾难地区深入调研,不畏艰险,深入采访了30多位国内一流的灾害研究专家及官员,在吃透数十万字材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眼光、传神笔法、全球视野,透彻分析了抗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启迪。 社会效果 稿件被包括《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在内的80多家报刊在重要版面突出采用,广播电台大量播报,起到正面引导舆论的良好效果。 媒体认为这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民族忧患意识、深刻觉悟的经典佳作,时间将凸显这一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 报送单位公示网址 1 选题:本通讯的选题主要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具有突发性和社会性的灾难事件,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这篇重磅力作,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和重大性,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结构:纵横结合的结构, 题材重要,文化素养和写作技巧更重要。一个典型报道,如果仅仅是题材重大,观点正确,事实充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还必须辅之以优秀的写作技巧。因为写作技巧粗糙而使重大题材黯然失色的事例在新闻作品中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农村新变化新气象的典型报道可以“车载斗量”。但是,能够使读者过目不忘、刻骨铭心的作品实在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只关注研究“提法”,而不够重视写法。这在不少同行中似乎成为一种历史性的通病。“文以载道”这句话就是说,正确的道理要靠精彩的文笔来表达。《栾城草农敢闹海》之所以能够产生那么大的社会影响,感动那么多的读者,我想绝不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