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和普通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doc

四川省达州市和普通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达州市普通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亳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 卡上。检查条形码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 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某史学杂志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 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 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主要强调的是 A.史学要进行理论争鸣 B. 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C.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 D. 史料学须经史料搜求 2、以下是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及其部分译文,结合商周历史,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①拓片内容涉及到商王朝的建立 ②商周的青铜铸造技艺已达很高水平 ③钟鼎文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基本为礼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3、美国麦可·哈特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将中国的秦始皇排在第18位,你认 为他将秦始皇排在较靠前位置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 建立君主专制集权制度 B. 修筑万里长城 C. 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货币 D. 中国首位皇帝 4、读中国古代民居四合院图 四合院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①封闭式住宅是小农思想心态的体现 ②严格的住房安排体现封建家长制观念 ③体现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观念。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全国13校尉部、刺史部均已建立了郡、县二级城市网。从城市分布的空间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城市数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0%;其次为淮河流域,约占14%;而东南沿海分布最少。该时期的城市状况应是 A.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发展 B.秦汉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C.宋元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D.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与分布 6、下框内容是某同学在总结“儒家思想的精神财富”专题时,自制的学习卡片,请指出其 中存在几处错误 A.处 B.处 C.处 D.处 材料一: (1)读图回答:三幅图所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何种态势?(6分) 材料二: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工厂数量统计表 时间 外国人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商办 合计 厂数 比重 厂数 比重 厂数 比重 厂数 1872—1894 103 57.3% 19 33.1% 53 9.6% 175 1895—1913 136 46% 86 13% 463 41% 685 (2)根据材料二,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始“非法”与“合法”办厂各出现在什么时候?(4分)外商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有何重大影响?(6分)。概括归纳1895——1913年间商办企业数量猛增的原因。(4分) 材料三:与其说通商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近代中国接纳西方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2分) 材料四:通商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现代化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根据《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改编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从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角度对通商口岸作一解读。(6分) 14、(24分)自古以来,中国历代政府就非常重视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其中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周,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