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身边典型先进事迹材料.docVIP

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身边典型先进事迹材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身边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身边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身边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xx,男,汉族,生于1963年9月,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高级农艺师,现任城xx农技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他是一名农民的儿子,自幼便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年时,穿梭于xx镇xx村的庄稼地,使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立志献身农业既是他儿时的梦想,更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1983年7月,他从陕西省xx农校土壤肥料专业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如今,他已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线干了33年。 ? 立志农业三十载? 测土配肥惠万家 30多年来,xx和站上的同事一起,跑遍了全县266个行政村,采集土壤样品11000余份、化验分析土壤样品105000项次,完成田间肥效试验近400个,引进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新产品80余个。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摸清了全县土壤类型和养分现状,建立了全县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耕地地力评价系统,制定出了不同土壤类型配肥方案146个,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4月份,他在下乡途中偶然得知xx镇青龙寺村有一部分村民正处在盛果期的柑桔树,新生的叶片发白、发黄,严重的枯萎死亡,什么方法都用尽了,就是不见好转,村民心急如焚。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断定: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是柑桔树的问题,而是土和肥的问题。xx在该村村民肖田福的柑桔园采集土壤、叶片和枝条样品化验分析后,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由于这个村土壤中的钙含量高,土壤偏碱,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铁被固定而不能被柑桔树根系吸收,柑桔树严重缺铁,不能正常生长。他立即对症开出了“药方”——选用螯合态铁肥兑水融化后,一棵树一棵树的挖坑浇根。村民开始不相信。他就和村民肖田福商量做给村民看,先在路边做示范,选发黄、发白最严重的柑桔树施铁肥。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铁肥用一棵,柑桔树就活一棵,铁肥浇到哪,树就绿到哪,村民们争先恐后按他的配方救树保园。如今,近8年过去了,青龙寺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已经掌握了铁肥使用的技术要领,看着村里的柑桔一年比一年收成好,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xx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近年来,xx针对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先后主持承担了我县的国家级农业科技项目2项、省级农业科技项目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3项,主持完成的《城xx特色农产品配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0年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参与完成的项目有四个分别获得省政府农技推广成果奖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编的《城xx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书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荣获汉中市政府2015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在陕西农业科学和现代农业科技等农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7篇。 一片深情藏沃土? 勇于创新解难题 ??? 老庄镇鲁家庄村五组桔农彭文昌,今年65岁了,家里世代种植柑桔,勤劳朴实、技术老练,是村里出了名的“好把式”。去年7月下旬的一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正在单位做化验的xx突然接到老彭的电话:“李站长,我们村的桔子树不知道咋回事,还是青蛋蛋自己就掉了,一掉一大片。”老彭本身自己在当地就是种植柑桔的土专家,能来电话,说明问题相当严重。xx接完电话,顾不上午休、冒着酷暑,开车直接到老彭的柑桔园中,看树势、看落果、看土壤状况,准确掌握了落果的现状和面积后,带着土壤样品、落果样品到站上做进一步化验分析。结果是,这里的土壤严重缺硼。针对这一问题,他和站上的同志连夜加班精确计算出了每个柑桔园的缺硼数量,为每个柑桔园精心设计了硼肥施用配方,逐户指导桔农按配方施肥。一周之后,落果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保住了桔农一年的收成。2016年一月份,“多年不遇的寒潮”袭击我县,许多柑桔都遭受冻害。老彭因为按照他的指导,施用了土壤调理剂和采用树盘下覆盖秸秆保墒保温等技术改良了土壤,改善了树体生长环境,并根据他开出的配方单,按方配肥、用肥用到了点子上,老彭的柑桔园树势健壮,虽然挂果比去年略有减少,但与周围其他农户的柑桔园相比,遭受冻害的损失算是最轻的。老彭逢人就说:“不相信电打人不行,种地施肥还是要讲科学”。 2013年,xx自选课题,大胆探索,在文川镇文西村试验成功了早熟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其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的6倍以上。2015年示范面积扩大到1090亩,为马铃薯轻简化栽培、秸秆综合利用和解决土地弃耕撂荒难题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文川镇文东村二组村民王栋曾经是村里的困难户。他从2005年开始着手发展葡萄,由于不懂技术,头几年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不少。2010年,他找到了xx投石问路,xx把他作为技术服务联系户,对口帮扶。帮助王东引进“户太8号”、“夏黑”等名优品种;坚持年年给他的葡萄园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制定配方

文档评论(0)

peng19801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