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原理大剖析19039.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CD原理大剖析 ZDNET China 03/01/2002 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對於許多的用戶而言可能是一個比較新鮮的名詞,不過這種技術存在的歷史可能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在 1888 年,一位奧地利的植物學家 F. Renitzer便發現了液晶特殊的物理特性。 在 85年之後,這一發現才產生了商業價值, 1973 年日本的夏普公司首次將它運用於製作電子計算器的數位顯示。現在, LCD是筆記型電腦和掌上電腦的主要顯示設備,在投影機中,它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開始逐漸滲入到桌面顯示器市場中。 為什麼叫液晶? 液晶得名於其物理特性:它的分子晶體,不過以液態存在而非固態。大多數液晶都屬於有機複合物。 被動矩陣液晶顯示技術 高資訊密度顯示技術中首先商品化的是「被動矩陣顯示技術」。它得名於控制液晶單元的開和關的簡單設計。 主動矩陣LCD及其弱勢 主動矩陣 LCD的上下表層也縱橫有序排列著用銦錫氧化物做成的透明電極。所不同的是在每個單元中都加入了很小的電晶體,由電晶體來控制電流的開和關。 傳統工藝流程 LCD 的面板最早使用非常薄的玻璃製造。大約只有 1.1-0.4毫米厚,由於玻璃生產中,設備不同會造成玻璃厚度不同。所以,顯示器只能在一套模具中製造。 你不能不知道的LCD 被動矩陣液晶顯示技術 視角及反應速度 耗電量 為什麼叫液晶? 主動矩陣LCD及其弱勢 顯示色彩 傳統工藝流程 為什麼叫液晶? ZDNET China 2002/01/03 液晶得名於其物理特性:它的分子晶體,不過以液態存在而非固態。大多數液晶都屬於有機複合物。這些晶體分子的液體特性使得它具有兩種非常有用的特點:如果你讓電流通過液晶層,這些分子將會以電流的流向方向進行排列,如果沒有電流,它們將會彼此平行排列。如果你提供了帶有細小溝槽的外層,將液晶倒入後,液晶分子會順著槽排列,並且內層與外層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排列。 液晶的第三個特性是很神奇的:液晶層能夠使光線發生扭轉。液晶層表現的有些類似偏光器,這就意味著它能夠過濾掉除了那些從特殊方向射入之外的所有光線。此外,如果液晶層發生了扭轉,光線將會隨之扭轉,以不同的方向從另外一個面中射出。 液晶的這些特點使得它可以被用來當作一種開關 - 即可以阻礙光線,也可以允許光線通過。液晶單元的底層是由細小的脊構成的,這些脊的作用是讓分子呈平行排列。上表面也是如此,在這兩側之間的分子平行排列,不過當上下兩個表面之間呈一定的角度時,液晶成了隨著兩個不同方向的表面進行排列,就會發生扭曲。結果便是這個扭曲了的螺旋層使通過的光線也發生扭曲。 如果電流通過液晶,所有的分子將會按照電流的方向進行排列,這樣就會消除光線的扭轉。如果將一個偏振濾光器放置在液晶層的上表面,扭轉的光線通過了,而沒有發生扭轉的光線將被阻礙。因此可以通過電流的通斷改變 LCD 中的液晶排列,使光線在加電時射出,而不加電時被阻斷。也有某些設計了省電的需要,有電流時,光線不能通過,沒有電流時,光線通過。 液晶可以阻礙(左)也可以允許(右)光線通過 顯示技術由於不同的應用目的而分成不同的類型。有的是成了靜態顯示,比如道路標誌和顯示牌,它們的顯示資訊是不變的。平面顯示技術則被用於傳遞發生變化的顯示資訊,所以顯示資訊量的大小就決定了所採用的顯示技術類型。對於攜帶型的計算器等設備而言,由於所傳遞的資訊量相對較低,被稱為「低資訊密度」顯示技術;對於電腦顯示器而言,由於傳遞的資訊量大,則相應被稱為「高資訊密度」顯示技術。 被動矩陣液晶顯示技術 ZDNET China 2002/01/03 高資訊密度顯示技術中首先商品化的是「被動矩陣顯示技術」。它得名於控制液晶單元的開和關的簡單設計。 被動矩陣液晶顯示的驅動方式是由垂直與水平方向的電極所構成,單獨的液晶單元夾在彼此垂直的電極中間。因此,任何一組電極的驅動就會在特定的單元中引起電流通過。 被動矩陣顯示畫面的原理就是輸入的信號依次去驅動每一排的電極,於是當某一排被選定的時候,列向上的電極將被觸發打開位於排和列交叉上的那些像素。這種方法比較簡單,而且對液晶螢幕的成本增加也不多。不過它也有缺點,如果有太大的電流通過某個單元,附近的單元都會受到影響,引起虛影。如果電流太小,單元的開和關就會變得遲緩,降低對比度和丟失移動畫面的細節。 早期,被動矩陣板依賴于扭轉向列的設計。上層和下層的偏光板的偏振光方向呈 90 度,因此中間的液晶以 90 度進行扭轉。這樣製造的液晶板對比度很低、回應時間也很慢。這種方式運用在低資訊量顯示時很好,不過被證明不適合電腦顯示。 超扭轉向列( SuperTwisted Nematic)方法

文档评论(0)

scuqiran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