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要点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付朝伟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我国疾病防制现状 目前我国传染性疾病流行及防制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些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了基本控制; 一些曾经基本上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又卷土重来;而结核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国疾病防制现状 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日益增多; 未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与流行状况依然严峻; 我国疾病防制现状 新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等陆续出现,近期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爆发流行对传染病的防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来国际上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使传染病的预防更具复杂性。 我国疾病防制现状 再者,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交通便捷,引起人口和商品的大量流动,使得传染病流行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更大,同以往相比更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 我国疾病防制现状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压力增加等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正在逐步上升。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是对人群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四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 1.? 预防为主 2.? 建立疾病监测系统 3. 加强国际合作 传染病的预防 1.? 改善卫生条件 2.? 健康教育 低投资高效率 3.? 免疫预防 4.? 国境卫生检疫 我国规定的检疫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黄热病 传染病的控制-疫情管理 疫情报告 :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爱滋、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布鲁杆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传染病的控制-疫情管理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绦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传染病的控制-疫情管理 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 凡是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皆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甲类和乙类的爱滋、肺炭疽的病人、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传染病的控制-疫情管理 乙类其他: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 丙类:24小时内 传染病的控制-疫情管理 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 : 漏报率和漏诊率 传染病的控制-防疫措施 对传染源的措施 1)? 病人:“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2)? 病原携带者:随访管理 3)? 接触者: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药物预防 4)? 动物传染源: 传染病的控制-防疫措施 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 消毒(disinfection)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传染病的控制-防疫措施 对易感者的措施 : 免疫预防 药物预防 个人防护 传染病的控制-防疫措施 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 限制或停止群众性活动如集市、集会等 停工、停业、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计划免疫 我国的计划免疫和免疫程序 : 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儿童基础免疫。 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肝。 计划免疫 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要求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计划结合,防治天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等传染病。EPI的中心内容,一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使每个儿童在出生后都有获得免疫接种机会;二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种类。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种类及其生物制品: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被动自动免疫 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监测与评价 1、?????? 疫苗安全性 2、?????? 免疫学效果 3、?????? 流行病学效果 4、??????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 建卡率、接种率、四苗覆盖率、冷链设备完好率 疾病监测(surveillance of disease) 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于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又称流行病学监测,公共卫生监测。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的种类 传染病监测 2. 非传染病监测 3.危险因素监测 4.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