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治疗学奔豚气疾病2..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医治疗学奔豚气疾病2.

我从此文说起 5/30/2009 蒋新民(重提文:2009-11-6) 网文:道医治疗学——奔豚气疾病 《道医学》作者熊春锦奔豚气之病,对于学习、了解、区分、鉴别道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不同学术特征、方法论特点,可以说在各种疾病中,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病种。如同道医学、中医学、西医学在研究经络是否客观存在一样,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在研究经络学中,道医学是自己内观体验,物格而自明;中医则是依据前贤古籍经典而力争;西医学则是先在尸体上以解剖刀觅寻,遍寻不着则否定,继而又在活体上以神经学、血液动力学、体液学等等张冠李戴而强名。奔豚气之病,对于学习、了解、区分、鉴别道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不同学术特征、方法论 ????????奔豚气,由于在东方和西方发病率都较普遍地存在,发病率并不低。而且此疾病的典型患者,皆有始发于脐下腹中,有物成团状,构成典型疼痛,并且此团状物能在脐上直线上升运动,长驱直入而运动至喉颈,然后慢慢散开而消失。发病过程病人体感明显,过程清晰,症状典型,临床上部分医者甚至可能详细观察到患者全过程的“团状物无中生有”,至喉而自行“有化为无”。从而使西医难以准确予以定名。但是,这种“无中生出有,有又自化无”的气机病变聚集和消散过程,却又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道医和中医气机生出病机的科学性。所以特别值得分析与研究,在分析研究中确立道医与中医科学性的坚实地位。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道医学,这里特此对奔豚气,作一些系统性的分析,虽然可能仍然难以全面周全,但是纲要基本立于其中,可能会对读者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发病过程 病名概述: ????????“奔豚气”,是一个古病名,豚:音囤tun,豚,即小猪。这一命名,典型地表现出黄老形名学说在传统中医学中的应用,并且直指病因中内在的原理:猪为亥,属水。正如《灵枢》、《难经》、《金匮要略》,《医宗金监》等医籍中所说,奔豚气,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 ????????奔豚,即贲豚,首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难经·五十六难》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上下无时。”《金匮要略》:“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经》曰:“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肾主惊恐,故奔豚之病因,当责之于肾,其病机则为寒邪上冲所致。故其症若豚奔。《伤寒论直解》:“豚为水畜,性燥善奔也。” 病机辨证: ????????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症治第八》中,将此病作了系统阐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张仲景在此只是未直揭其中的气机原理,因为古中医从业者熟读《黄帝内经》,以《经》为宗旨,以精气神三宝为根本而揭示疾病,无需处处赘述。此说,阐明了奔豚气的病因与精神情志异常影响气机有关。惊,属于肾中情志气乱的诱发原因,其中惊为外因诱生;恐,则为内阴生成,而并不是单纯是指惊吓或恐惧。因肾气为先天之本、后天之倚,因此肾内的情志病气可以诱发其它四种情志病气的发生。奔豚气的病因,有因情志活动产生内邪之气,损伤肝肾而生成病气,亦可能下焦潴留寒水之气未化,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之气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乘虚上逆,以致病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本证发病,多与肾、胃、肝、心三脏生成的病气有关,并与冲脉的结构传输关系尤为密切。 ????????奔豚气,病名就形象地直言其病状。是一种发作性腹部绞痛,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甚则抽搐、厥逆,发作过后如常,少数病例或兼有乍寒乍热,灼热如炙,或夹杂寒热往来,以及吐脓症状。其辨证要点是气发脐中,其气上冲,“腹痛”常兼而有之,部分病例兼有“往来寒热”或者灼热、抽搐、昏厥。“气发脐中,其气上冲”的表现,患者常为明显或非明显地自觉有一股气,在脐内或脐周萌动以后,从下腹部上冲至胸咽区域;部分人对其气的上冲过程,并无明显感应,仅仅感觉咽喉或胸中窒塞而已。这类非典型性的病例,常伴有肝气久郁、情志失调的其它一些疾病共生存在。故对于非典型性的奔豚气疾病,应当认真分析与把握,避免误诊的可能性。 西医比对: ????????西医研究疾病,因为完全是从太极白境中展开研究,建立认识论。研究的范畴局限于意识、体液、骨肉这三个有质有形的系统中,完全未能进入有质无形的精、气、神三大系统中,未能以唯德辩证法,居中统驭精气神和识血骨。不能认识气化生形而留于形内,气运的“否”和“塞”,才是一切病机生成的根本性原因。所以也就天然地具备着局限性和片面性。而且对疾病的确认常常是独立认证,分散确立。这是因为西医学缺乏认识人体内精、气、神三宝的理论和方法,是纯粹的外求法。未能建立从气机学说中认证疾病的机制,而近代中医学也常主动放弃气机学说论病,也就更难与西医相中和共生,

文档评论(0)

cv7c8hj6b4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