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语文讲练测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docVIP

[2014年高中语文讲练测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中语文讲练测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

板块二 颂歌的变奏 主题导读 祖国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赞颂的。但祖国也有贫穷、落后的时候,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自身遭受厄运时又怎么办?人与祖国的关系是单纯又是复杂的,爱国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时,当我们自身正遭受厄运时,我们不能嫌弃祖国,而是要勇于自我奉献、报效祖国,与祖国化为一体! 第1课时 发现 北方 研习梳理 【字词梳理】 1.正音 迸着血泪( ) 罡( )风 擎火( ) 呕心沥血( ) 科尔沁( ) 颓垣( ) 荒冢( ) 脸颊( ) 诅咒( ) 笳笛( ) 沉浸( ) 骸骨( ) 贫瘠( ) 擂着大地( ) 答案:迸bènɡ,罡ɡānɡ,擎qínɡ,呕ǒu,沁qìn,垣yuán,冢zhǒnɡ,颊jiá,诅zǔ,笳jiā,浸jìn,骸hái,瘠jí,擂léi。 2.辨音 擂鼓( ) 载负( ) 打擂( ) 一年半载( ) 塞外( ) 驻扎( ) 瓶塞( ) 挣扎( ) 敷衍塞责( ) 扎腰带( ) 答案:léi,lèi;zài,zǎi;sài,sāi,sè;zhā,zhá,zā。 3.辨形 ( )心沥血(ǒu) ( )咒(zǔ) ( )气(òu) ( )丧(jǔ) ( )纽(shū) 刀( )(zǔ) ( )歌(ōu) ( )碍(zǔ) ( )肥(òu) ( )骨(hái) 颓( )(yuán) 言简意( )(ɡāi) 齐( )公(huán) 弹( )(hé) 绵( )(ɡèn) 答案:呕,怄,枢,讴,沤;诅,沮,俎,阻;骸,赅,劾;垣,桓,亘。 【词语积累】 词义辨析 洗心革面 脱胎换骨 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异:“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异:前者有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小心翼翼 谨小慎微 都有小心谨慎、不马虎、不疏忽的意思。异:“小心翼翼”多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疏忽的样子,是一种情态,一般用来形容动作、行为。“谨小慎微”虽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主要指对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以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它是一种态度。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常作贬义用。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闻一多本名闻亦多,后曾改用闻多、家骅、一多等名字。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从小对看戏、绘画产生了兴趣。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思潮的激励,阅读了许多社会科学书刊,越来越关心国家的前途。1920年7月,闻一多出于饱满的政治热情,开始了新诗的写作。1922年7月16日,闻一多赴美留学,学习美术,但他的兴趣更多的还在诗歌方面。他常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美国的种族歧视,强烈的思国之情,是他写诗的动力。他写出了《太阳吟》《忆菊》等名篇。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最高产的时期。1923年9月自费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5月离美回国。1926年,与徐志摩、朱湘等人创办了诗刊《诗镌》,大力提倡和试验新格律诗的创作。起到了影响一代诗风的作用。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以后,闻一多实际上离开了诗坛,承担了教职,并成为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古代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