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重点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脉象重点参考资料

浮脉类—脉位表浅、轻取可得 【浮脉、洪脉、芤脉、革脉、濡脉、散脉】 浮脉:轻取可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主病:表证,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 脉理:邪袭肌表,卫阳抗邪于表,则脉气鼓搏于外,故应指而浮。脉浮紧无汗见于伤寒表实;浮缓有汗见于中风表虚;久病内伤,虚阳浮越于外,可见浮而无力,不可认作外感表证。 洪脉:脉体粗大,来盛去衰,状如洪水,滔滔满指。 主病:阳热亢盛。 脉理:邪热充斥,脉道扩大,气盛血涌,搏指有力,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而见脉洪大,多属邪盛正衰之危候。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脉形虽大,势弱中空。 主病:失精,亡血,伤阴。 脉理:突然大失血,或大量伤津脱液,或精血耗伤,脉失津血充养,故见脉浮中空之芤象,若失血时间已久,脉道紧缩,则不见芤象。 革脉:浮而搏指,外坚中空,如按鼓皮。 主病:亡血,失精,小产,崩漏。 脉理:《濒湖脉学》谓革脉乃“芤弦结合”,即外强中空,恰似绷紧的鼓皮。此脉因亡血,失精,崩中,漏下致脉道空虚,气虚不固,精血不足,阳无所附,浮越于外所致。 濡脉:浮而细软,按之无力。 主病:诸虚证,又主湿证。 脉理:濡脉为气血不足,血虚则脉失血盈而变细,气虚则无力鼓搏而脉软,故凡气血虚弱、遗精、虚劳、或飧泄等诸虚证,皆可见濡脉,若脾虚湿盛,脉受湿困,也可见濡脉。 散脉:浮散无根,至数不清,有似杨花散漫之象。 主病:元气离散。 脉理:病势重危,脏气衰竭,阳气离散而不能内敛所致。《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谓:“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无根蒂,为气血耗散,脏腑气绝”。 沉脉类—脉位深沉,重按始得 【沉脉、伏脉、牢脉】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实。 脉理:邪郁千里,气血内困,无力鼓搏脉气外现而见脉沉。邪郁而正盛着,沉而有力;正虚而阳气不升。 伏脉:重按推筋按骨始得,脉位深伏。 主病:邪闭,厥证,也主痛极。 脉理:伏脉的形成,一是邪气闭塞,气血凝滞,气血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二是气血虚损,阳气衰败,不能鼓动脉气外行,而深伏内里,凡邪实内伏,可见伏而有力;久病正虚,可见伏而无为。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弦长。 主病: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脉理:阴寒凝滞于内,阳气被抑于里,邪正抗争于里而有此脉,牢脉多主邪 实有余。 迟脉类—至数一息不足四至,脉搏速率偏慢 【迟脉、缓脉、涩脉、结脉、代脉】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 主病:寒证。 脉理:阳气虚损,无力鼓运营血,或寒凝气滞,阳气失其温运之力,皆可导致脉来怠慢而见迟象。 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或脉来怠慢。 主病:湿证,也主脾胃虚弱。 脉理:脉来怠慢,多因湿邪阻滞,气机不畅,或脾胃虚弱,湿蕴内生,阻遏气机,皆可导致脉来怠缓。若脉来从容缓和,应指均匀,和缓有神,是谓平人。 涩脉:往来艰涩,迟滞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血少,精伤,气滞血瘀。 脉理:精血亏虚,脉失濡润,脉气往来不利,见脉涩无力;气滞血瘀,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见涩而有力。 结脉:脉来迟缓,时有歇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痰滞血瘀,症瘕积聚。 脉理:气血痰食,积滞不散,阻碍血行,心阳温通受阻,故脉迟滞而见歇止。阴阳不相和调,心阳虚弱,温通无力,也可导致脉迟缓而见歇止。 代脉:脉来迟中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脏气衰微,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脉理:脏气虚衰,不能运行而致脉来迟缓歇止,或因突然惊恐,致使阴阳不相顺接而致脉有歇止,跌仆损伤,阴气血瘀滞,脉道不利,亦可见有歇止。 数脉类—一息至超过四至 【数脉、促脉、动脉、疾脉】 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脉率较快。 主病:热证。 脉理:多因邪热鼓动,使经气偏盛,血随气行,血流加速,故脉见数象。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促脉:脉来数而时有歇止,止无定数。 主病: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 脉理:气血痰食等郁滞化热,或阳热亢盛,阳不和阴,导致血脉气乱,脉气不能接续,故脉见数中时止,浮中见促是表热盛;促而无力,是真元败乱,须防虚脱。 动脉:脉来滑数有力,应指跳动如豆,脉位短小。 主病:惊,痛。 脉理:动乃阴阳相搏所致,因痛因惊致阴阳失和,气血冲动,而呈滑数有力之状,惊可引致气血逆乱,脉行燥动,故可见动象。若动脉应指力弱,是伴有失精之候。 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主病: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脉理:疾脉是真阴枯竭,孤阳偏亢于上之象。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真阴竭绝之候,其疾必兼躁扰之象;若疾而按之无力,为阴邪爆虐,元阳将脱,虚阳外越之征,疾急中必兼虚弱之象。 虚脉类—脉势衰弱,应指无力 【虚脉、细脉、短脉、弱脉、微脉】 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主病:虚证。 脉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