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法史完整答案
名词解释及案例:
1、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妒忌,口舌,盗窃,恶疾。
三不出: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2、刑罚世轻世重:西周《吕刑》规定:对于刑罚的适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轻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新世(初世)用轻典;盛世(中世)用中典;乱世(末世)用重典
3、定罪量刑原则:
秦:A、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B、有无犯罪故意原则。C、自首从轻原则。
D、超过刑罚时效不追究原则。E、共犯从重原则。F、合并论罪原则。
汉:A、关于尊老怜幼原则。B、关于亲属相隐原则。C、关于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原则。D、自首减免原则。
4、原心论罪:汉儒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强调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动机上不合乎儒家道德的犯罪必须严惩,动机上合乎儒家道德虽犯了法也可从轻论处。过分强调了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而相对忽视犯罪的客观事实。
5、五服制罪:西晋时期,亲属间的犯罪依照五等丧服的亲疏远近来定罪量刑。实质上是“同罪异罚”。
6、登闻鼓制:西晋武帝在官府朝堂门外设置的直诉制度。即臣民有重大冤情,不服判决,可以击鼓鸣冤,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臣。
7、唐朝定罪量刑原则:
A、区分公罪与私罪。B、老幼废疾减免刑罚。C、同居相隐不为罪。
D、自首减免刑罚。E、共犯区分从首。F、再犯累犯加重。
G、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H、类推原则。
8、翻异别勘;宋代重视口供,翻异别勘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审判制度,指在诉讼中,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翻异),事关情节重大,一般由另一法官或其他司法机关重审(别勘)的制度。别勘分为别推(换法官审理)和别移(换司法机关审理)。
9、明刑弼教:明朝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10、皮场庙:为重惩贪官污吏,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在各府、州、县和卫所在衙门的左边,修一座小庙,这庙是扒贪官皮的场所,因此人们叫它“皮场庙”。
11、推丁入亩:从雍正开始在各地实行的将人丁应纳丁银按照土地数量平均分配到田赋之中,不再按人头征税的制度。
12、预备立宪:清末统治者为巩固皇位,仿照日本“明治维新”而进行的为期9年的宪政改革活动。但是并没有取得直接成果。
13、《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公布的一部专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并没有真正施行。
1、凡属意图谋害皇帝,颠覆政府,通谋敌国,图利敌国以及杀伤尊亲属者死刑仍使用斩刑。
2、凡毁坏他人尸首,毁弃尊亲属尸首,挖掘尊亲属坟墓者,最高可处死刑。
3、犯强盗者,得因其情节仍处死刑。
4、无夫妇女犯和奸之罪及与之和奸者,加重处罚。
5、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之例。
14、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
15、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法律思想的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
16、建国三时期说:第一时期:军政时期(3年)——“军法之治”
第二时期:训政时期(6年)——“约法之治”
第三时期:宪政时期—————“宪法之治”
六法全书:人们习惯上把国民党政权的法律制度称为“六法全书”,实际上也是。但最后大体上统一到:宪法,民法,民事诉讼,刑法,刑事诉讼,行政法六大类。以这些大类法规中的基本法典为中心,尚各有一整套的关系法规,组成一个严密的层次分明的法规系统。
简述:
西周礼的历史原因和历史影响
第一、长久统治之目的 仁政、德治、爱民、是要赢得人心,和谐社会,保住江山。
第二、宗法环境之现实 家天下,家之视角,首选温情之礼,次选冰冷之法。
第三、人性观念之影响 人之为人,实靠德性
第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 君象君,臣象臣,父象父,子象子,夫象夫,妻象妻
第二、形成了国民的特定性格 克制、含蓄、内敛、容忍、禁欲、求稳定,怕竞争
第三、导致了民族的逐渐文弱 与西方的海洋文化、狼性文化相比,我们是田园文化,羊 性文化
评春秋诀狱
其一、法之必要补充,但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律无明文规定时,不引法之惯例、法之原则、法之理念、法之学说,法之判例,却引儒家经典,有损法定性。
其二、审之治本之策,但有主观归罪之嫌
德攻心,重教育,能治本,法惩行,重惩罚,只治标,重德重心固然深刻,但以德代法,以心代行,就成了主观归罪。
其三、判之自由裁量,但有擅断罪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