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参考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青花瓷参考资料

珍贵瓷器--“元代青花瓷” 2009-07-14 16:25:43 作者:art 来源: 浏览次数:58 网友评论 0 条 3月下旬,首都博物馆推出了“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一时成为国内收藏界的一大盛事,吸引了京城众多的瓷器研究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前来一饱眼福。该大展汇集了73件元代青花瓷,除了国内24家博物馆等机构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外,尤为难得的是从伊朗国家博物馆征借的5件元青花大盘和一只梅瓶也长途跋涉出现在展厅中,共同组成了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元青花专题展览。如此近距离欣赏精美的元青花珍品,堪称是一场真正的视觉大宴。  元青花之所以名扬海内外,起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纹故事罐”以2.3亿元惊人天价成交,从此元青花一器难求,成了“高价瓷”的代名词。元青花为什么这么贵?它的独特性在哪里?民间和拍场中的元青花真假怎样?  元青花的异常珍贵与它的稀少大有关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约三四百件”。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姚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已经确定基本没有争议的元青花整器的存世量为400件左右,其中国内博物馆大概存有100余件,而另外200余件几乎都在伊朗、土耳其以及英美等国家。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陆明华也表示,“究竟有多少,其实很难说,但400件应该是其中准确性最高的说法。”  在此次元青花大展中我们看到,首都博物馆藏的“凤首扁壶”,山东青州市博物馆藏的“青花鹿纹盘”和安徽省博物馆藏的“折枝花卉纹象耳瓶”等都是出土残件,但即便如此,也都被视为难得一见的文物。特别是首博的“凤首壶”在1970年北京市鼓搂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时曾碎为48片,因“凤首壶”这种器型在出土元青花中尚不多见,后经巧妙修补复原。没有参加此次专题展的首都博物馆藏的另一件重量级元青花——“昭君出塞大罐”也是残裂粘拼而成的,从中不难看出,完整器的元青花有多么珍贵!这也就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为什么拍出创纪录天价的根本原因。  对于专家学者“三四百件”的说法,国内的不少民间元青花收藏者对此却并不买账。一些民间收藏者表示:“国内元青花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为专家看不准民间的,所以只认出土的、窖藏的,对民间元青花一概否定,这样保险不会引争议,民间的元青花处于被忽视境地。”更有一些人对专家不屑一顾,认为国内当今还没有真正、权威的元青花瓷鉴定专家,可以说近几年民间对专家的质疑声一直未断。  但依据笔者近年对市场的观察,感觉专家的说法更严谨一些,民间的元青花无论在数量还是真伪上都大值怀疑。一件上亿元的“鬼谷子下山”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贪婪欲望,使近年一级市场和各种五花八门收藏鉴宝类节目中冒出了许多“元青花”,但这些所谓的“元青花”几乎都是景德镇的新仿,货真价实的元青花真品鲜有出现。自2005年后,海内外拍场也陆续上拍了上百件各种器型的元青花瓷器,尤其是大罐和大盘器型时有涌现,但没有争议的、价位较高的也凤毛麟角。2008年国内某拍卖公司上千万元成交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和海外某公司165万欧元拍出的“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都同真品有不小的距离。  尽管元代只有98年的短暂历史,却催生了青花中的“奇葩”,开启了明清两朝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器型丰富,颜料奇特,纹式多样,域外风格,都是元青花倍受后世推崇和藏家青睐的主要原因。元青花的纹式图案不少取材于历史故事和元杂剧,如首都博物馆藏的“昭君出塞”罐,湖北省博物馆的“青花四爱图梅瓶”等,这类故事图案大多画在玉壶春瓶和大罐等观赏瓷上供特权阶级享用,由于器型大和存世少的缘故,目前最显珍贵。据统计,目前海内外馆藏的绘有人物故事图案的元青花尚不足20件,流落民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出土窖藏能有新的发现。所谓民间藏有元青花故事纹大罐、玉壶春瓶或梅瓶的说法,目前大多被证实是不靠谱的故事编造。元青花的器型十分丰富,常见的有罐、玉壶春瓶、梅瓶、碗,盘等,由于受与海外西亚的交流影响,一些器型具有明显的西域风格,如执壶和超大尺寸的盘等。更关键的是,西域“苏麻离青料”的引进,使元青花的发色步入新的境界。  笔者以为,元青花最突出的是它超群脱俗的画工,这与元代少数文人或画家开始介入瓷器图案设计可能有较大的关系。在元代,由于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或出于生活所迫,部分文人或画家转向民间手工业谋生,从而使元青花无论在画工还是图案上都比以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这一时期的许多青花瓷中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如湖南省博物馆藏的“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格外传神,此外蕉叶、竹、松石的用笔也极具文人画的写意洒脱,构图非常严谨考究,完全不像一个普通画匠所为,具备了高超的绘画功底,代表了元青花画工的非凡水准。再如此次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