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运河中学2014届高二历史假期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
2.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的是( )
A.土地国有制度的最终确立 B. 井田制在历史上的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
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4.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的是( )
A.争功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
5.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
西汉时贾谊上书《治安策》,建议汉文帝以礼、义、廉、耻的道德律来社会上崇势尚利的颓风。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西汉的《盐铁论》:“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小铁匠们”A. 其生产具有小农经济的特点 B.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典型.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其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关的措施包括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
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
4.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唯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材料说明
①家庭手工业发达 ②纺织工艺高超 ③技术保守性强 ④出现历久不衰的名家(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
A.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w B. 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
C.政府设立的经营贸易的办事处 D.商人从事货币兑换的金融市场所在地
16. 明代宜兴徐氏,“拨己田千亩以赡其(贫困的族人)婚丧服食之费,曰义庄。又以为养之不可 无教也,爰置学一区,曰义塾,岁延有学行者一人为师,凡族之来学者,束修食用咸取给义 庄”。徐氏的举动反映出当时( )
A.明政府鼓励私人投资办学 B.区域性商人团体崛起
C.赈济救助具有宗族组织性 D.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17.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18. “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推测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