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达濠古城探
???不久前大型纪录片《故宫》的热播,再次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国古代城池的兴趣。故宫因为设计精良,气势恢弘,从而成为中国城池建筑之集大成者。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广东的汕头,还有一座目前中国最小的袖珍古城——达濠古城。
????今天的达濠古城已被发展的城市包在了中间,昔日高大坚固的城墙也早已被周围的高楼大厦所湮没,不知内情的人根本不知道这里城中有城。这里的原住民也早已对古城熟视无睹,即使是研究者也很少有人光顾,古城就这样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达濠古城居民们诧异的目光中,我们《走遍中国》摄制组走进了古城,去揭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达濠古城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即公元1717年,据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然而古城的总面积却只有14000平方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半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它的城墙加起来也不过429米长,沿着城墙下的小巷绕城一周仅仅需要十五分钟,难怪古城里的居民开玩笑地说,“喝杯工夫茶的时间你就能围着古城走一圈。”那么当年在达濠为什么要建这么小的城池呢?
????达濠,位于汕头市东南,是一个面积80平方公里的海岛。它北接内陆、南临广澳湾,是海上船只从南海进入濠江到达汕头的黄金水道。当时很多船只都会停靠达濠,或躲避风浪、或进行海上贸易。
????陈坤达是汕头市濠江区文联主席。多年来,他一直潜心于达濠地方史的研究,发表了很多文章。
????赤港、达埠、青蓝俗称“达濠三乡”,说起它们的历史比达濠古城还要早,如今在这些村寨里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和达濠古城一样坚固的寨墙。而且每一个寨门都有许多方型的石槽,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虽然带来了繁荣的海上贸易,但是海盗也将他们罪恶的触角伸向了这里。据当地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倭寇和海盗曾经占据达濠岛上的下尾港达数年之久,一时间匪患成灾、渔民苦不堪言。
在达濠岛下尾港的一座尼姑庵里,每天庵里的住持都要燃香诵经,祈求佛祖保佑百姓出行平安。然而诵经完毕后,住持总会在庵门前的香炉内再燃起三柱香,面向大海默默祈祷。当地人告诉我们,在达濠只有这里的香是要面向大海点燃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陈坤达的引导下,我们来到尼姑庵旁边的一个石槽前,陈坤达说,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恐怖的关于“刺血槽”的故事。
????那一天,当落日的余辉又一次将海平面染红的时候,人们看到的不是往日里渔民打渔归来时的热闹景象,看到的只是海盗的扬长而去,留给人们记忆的只有海面上几百艘空荡荡的小渔船,而主人们却早已经魂归大海。
????据说当时海盗一共杀死了一千多人,而当时达濠岛上的居民才不过两万余人。为了祭奠这次死难的渔民,人们在达濠岛建起了这座尼姑庵,面向大海燃香祈祷,几百年来从未中断。
????为了加强海防和海盗的袭扰,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池。构筑城池的任务落到了当时达濠一名叫许颖的地方官身上。
????按照当时的城防规划,达濠城是要把整个达濠三乡赤港、达埠、青篮围在城内的,然而许颖在对达濠岛做了考察之后,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决定建一个袖珍小城,这在当时是欺君罔上的死罪。为什么许颖要甘冒杀头的危险欺瞒朝廷呢?难道他还有其它的打算吗?
????达濠岛山多田少,这里的居民一直以打渔和生产海盐为业,然而出海打渔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由于海上风浪变幻莫测,海难是经常有的。每当男人们出海打渔时,女人们就会来到神灵面前,祈求平安。
????在达濠岛上的青州盐场,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采用传统方法大规模生产海盐的场景。每天清晨盐工们都会将海水引入盐田,然后撒上盐卤,晒制海盐。盐工们盼望的就是能有一个好天气,这样海盐就能晒得又快又好,否则的话,一场大雨就会使许多天的辛苦化为泡影。
达濠居民生活的艰难使许颖意识到,如果按照朝廷原来的规划建城,一是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二来以渔盐为业的居民生活极其贫困,大兴土木搞城池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为了向上司交代,他便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建了一个袖珍小城,工程小,花费不多,又可以向朝廷交差。于是不到一年时间,一个方方正正的袖珍城就出现在达濠岛上。
达濠古城虽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城实际上是达濠岛的政治、军事、经济管理中心。在城内西面设有“水师左营守备府”,相当于现在团一级的军事指挥部;东面设“招宁司巡检署”,即现在的公安局;城北则设“招收盐场”,相当于现在的盐务局,东西北三个机构形成“品”字形布局。 ??? 古城城墙高5米,厚1.3米,周长429米,至今保存完好。当地居民告诉我们,古城的城墙非常坚固,即使现在钉上一根钉子都非常困难。我们在一处和古城城墙同样建筑材料的民居院墙上做了实验,果然如此。达濠古城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建的呢?为什么古城的城墙和周围民居的院墙上经常可以看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