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间质性肺疾病与要点
第十章 间质性肺疾病与结节病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呼吸内科 田 科 第一节 间质性肺疾病 概述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 200多种疾病。 共同特征: 临床特征:缓慢进展,渐进性劳力性气促。 病理特征: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拌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最终致呼吸衰竭。 X线特征:双肺弥漫性病变,弥漫性肺纤维化,蜂窝肺。 ILD是以肺泡壁为主并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持结构病变的一组疾病群,病因近200种。由于多数ILD病变不仅仅局限于肺泡间质,而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细支气管,并常伴有肺实质受累如肺泡炎、肺泡腔内蛋白渗出等改变,故也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因此ILD与DPLD所含的概念相同,是所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总称。 以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疾病 现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 中国ILD的流行病学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ILD学组组织国内10家医学院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对1990-2003年间收治的ILD患者资料进行初步调查结果.???? 诊断分类与年龄分布???? 国内10家医院自1990-2003年间共收治ILD患者2764例,其中60%大于50岁,这说明ILD主要影响年龄较大人群。???? 在这些患者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普通型间质性肺炎(IPF/UIP)697例(25.2%),结缔组织疾病相关ILD(CTD-ILD)421例(15.2%),结节病140例(5.1%),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99例(3.6%)。???? IPF和CTD-ILD患者发病年龄偏大,50岁以上发病的比例分别是70%和60%。结节病和EAA患者相对年轻,50岁以下发病的比例分别是75%和60%。???? 值得注意的是,近半数ILD患者未能接受诊断分类,提示我们需要提高对ILD的认识与诊断水平。 中国ILD的流行病学 住院人数年度变化 1990-2003年,ILD住院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2000年后增加明显。1990年56例,约占呼吸科住院人数的2%,全院住院人数的1‰。2003年增加到485例,上述2个比例升至4.7%和2.5‰。这一方面反映了对ILD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也提示ILD发病率确有上升趋势。 中国ILD的流行病学 诊断情况 1990-2003年,2/3以上的ILD病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获得诊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支气管镜肺活检协助诊断者566例(22%),且大部分是2000年后的病例。胸腔镜和开胸肺活检总例数分别为107例(4%)和79例(3%),从1990年的0例增加到2003年的34例和22例。这些新技术的开展使得ILD的诊断更加明确。???? 通过外科肺活检确诊ILD共151例,其中UIP为33.1%,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为23.2%,特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为13.2%,特发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为4%,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为3.3%,CTD-ILD为6.6%,结节病为5.3%,其他11.3%。???? 1990-2003年期间,ILD发病6个月内确诊的例数逐渐增多,2003年为231例,占全年ILD总例数的45.6%。 概 念 肺实质: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结构。 肺间质:肺泡上皮与血管内皮之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和淋巴管组织。 正常肺间质的成分: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细胞成分:约75%,间叶细胞、炎症细胞、免疫活性细胞。 其中间叶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周围细胞。 成纤维细胞包括难以分类的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 炎症及免疫活性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 概 念 细胞外基质(ECM):包括基质和纤维成分。 基质(基底膜):由糖蛋白、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组成。 纤维成分: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概 念 间质腔(肺泡间隔):相邻肺泡之间的空隙。内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分布。 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内皮细胞连接疏松,有利于液体和蛋白质进入间质腔。 薄层腔:在间质腔内,部分毛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2025年高考:《物理》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完整版)建设甲方、施工方全套收发文登记表格.pdf VIP
- 弹性力学仿真软件:SimScale:材料属性与弹性模量在SimScale中的设置.pdf VIP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完整教案.docx VIP
- 宋城千古情的经营模式探究.doc VIP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全单元课件.pptx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榆社县志.pdf VIP
- XX水库工程大坝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VIP
- 感染性休克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优质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