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子□ 柳 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乱洒衰荷”中的“乱”字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乱”字既生动地写出了雨溅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暗示了主人公凭阑凝神、寂寞无聊的纷乱心绪。
(2)有人评价说“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别开生面,写出了新意。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2)作者不直写女主人公如何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是通过教鹦鹉学“念”对方的话来表现,由此传达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及相思之苦,这样写婉转含蓄,平添一种凄凉。同时,金笼中的鹦鹉也有象征作用:女主人公就如笼中之鸟,孤独而寂寞 。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赏析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颙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
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
2004年浙江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008江西】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11安徽卷)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参考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级建造师考试案例分析汇总.doc
- (0讲道德有品行发言稿.doc
- (0论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doc
- (0论京华烟云中的人物塑造 2.doc
- (0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doc
- (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英语答案.doc
- (0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doc
- (云南曲靖语文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各类考试时间提醒.docx
- (云南省曲靖市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doc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1).pptx
- 【9历期末】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 【9历期中】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 2025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四章圆【基础提升专题】圆中利用转化思想求角度.ppt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一章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1).ppt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及答案 (1).pptx
- 【9历期末】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清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