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梅.兰芳传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德刚:梅兰芳传稿   如果男性之间也有一个人可以被称做「天生尤物」的话,这个人应该就是梅兰芳!   兰芳的名字不用说将来是与中国的历史同垂不朽了。但他之所以能垂名史策,不是因为他实为今日的「人大代表」﹔也不是因为他曾经立过什么「功」、什么「德」足以造福人羣,而是因为他能以男人扮演女人的成功!   一个曾经看过梅剧的苏联剧作家问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用个男人来扮演女人呢?」颜说:「如果以女人来扮演女人,那还算什么稀奇呢?」   兰芳现在是名满全球了!但是老实说西方人之欣赏梅剧,恐怕多少要受几分好奇心的驱使。可是我们看惯了「男人扮演女人」的几万万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什么又对他疯狂地爱慕呢?这分明不是因为他「稀奇」;而是因为他「更别有系人心处!」   兰芳才四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十年之后母亲又死了。他既无兄弟,又无姐妹,所以一小便孤苦伶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世上的天伦乐事,有好些趣味,我是从未领略过的。」幸好他还有个祖母。她悯其孤苦,躬亲抚养,至于成立。另外还有   个「胡琴圣手」的伯父。兰芳七岁时便开始学戏。他那驰名的「玉堂春」就是他伯父教的。所以兰芳未到十岁就会唱「十六岁开怀是那王」了。   他们梅家在满清咸同年间在北京便很有声名。所谓「所操至贱,享名独优」。兰芳的祖父梅巧玲身躯长得细腻洁白,肥硕丰满而善于忸怩。所以当时便以演风骚的戏出名。在「渡银河」一剧里演杨太真,能使全场春意盎然。而在「盘丝洞」里饰那和猪八戒调情的蜘蛛精,玉体半裸,尤其淫冶动人。   一个曾看过巧玲戏的人说:「盘丝洞一剧,以梅巧玲最擅长,……他人不敢演也。盖是剧作露体装,非雪白丰肌,不能肖耳。」   梅家之入京,当始于巧玲,至于他的祖籍何处则殊无定论。「梨园轶闻」的著者许九埜说:「梅胖子,名巧玲,字慧仙,扬州人。」此说殊不可靠。因为扬州是烟花旧地。中国古代诗人羡慕「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又说:「人生只合扬州死。」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名伶名妓都说自己是扬洲人。   五四运动时代,北平学人别说梅是胡适之先生和陈独秀先生的同乡-安徽安庆人,不知何所本。   萝摩庵老人的「怀芳记」和齐如山编的「梨园影事」则说梅家是祖籍江苏泰州。此说似稍可信。盖维扬产的艺人,都概括地说他们自己是扬州,故有是扬州人之传说。至于安徽人一说显系无稽之谈。惟不管三种说法之真实性如何,而梅氏原为南方人则似无可疑之处。   满清时之南伶北上实始于清乾隆帝之南巡。清高宗之南巡主要目的是为征逐声色的。所以回銮时曾违背了「祖宗家法」携回大批江南佳丽,并选了大批江南俊秀儿童带回北京预备训练作御用伶官。这些儿童同时也就被列入乐籍。   清人罗瘿庵在他的「鞠部丛谭」内说:「南府伶官多江苏人,盏南巡时供奉子弟,挈以还京,置之官侧,号南府子弟,皆挈眷居焉。其时江苏岁选年少貌美者进之。家庆后渐选安徽人皆纳之南府。道光后南府皆居大监,伶人乃不得挈眷矣。」蓻南生的「侧帽余谭」则说:「若辈向系苏杨小民从粮艘载至者。嗣后近畿一带尝苦饥旱,贫乏之家有自愿鬻其子弟入乐籍者;有为老优买绝任其携去教导者。」   至于巧玲本人是否亦以此种方式安北京的则不可考矣。巧玲在髫时艳名即遐迩皆知。其时亦常入内庭供奉。这「天子亲呼胖巧玲」的花旦,在咸丰初年即已是捧客们征逐的对象。   不过这时正是昆曲已衰,皮黄未兴的时候。加以北方外患方亟,南方的太平军正虎据长江之时,以故北京戏业不振,伶人底生活还很清苦。那时北京的戏票每张祇卖铜钱几百文,约合后来十来个铜元。此种情形至光绪初年还是如此。所以他们那时所最看中的生意经,便是到达官贵人们家里去演堂戏。但以巧玲之红。每回堂戏的收入亦不过十两银子,比起他孙儿和谭鑫培等在洪宪王朝时所演五百银元一夕之堂戏,真有霄壤之别。   再者在帝王时代的中国,三千年来一向是「娼优」并列的。乐籍是中国阶级社会中的最下级品流,与外界是不通婚嫁的。「鞠部丛谭」中说:「凡名伶无不有几重姻戚;盖昔时界限甚严,伶界不能与外界结姻。」兰芳的岳父王佩仙便也是个名伶。佩仙的五个女儿也分别地嫁了五个出名的戏子。   在那种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考究出身非常严格的社会里,他们梅家便世世代代做着优伶。但是在那个时代,做个伶人也看实不易。他要应付当朝权贵﹔他要敷衍地方上的恶势力﹔还要浓妆艳抹地去为捧客们征歌侑酒。据说梅巧玲还有几分侠气,每不惜巨金去救济那些为他捧场的寒士。所以他虽然做了四喜部头,也往往入不敷出。所以当他于光绪八年病死的时候,遗产所余也很有限。   巧玲有两个儿子,乳名叫做大琐、二琐。大琐名叫竹芬,后改名雨田﹔二琐名叫肖芬。他两人也继承父业习青衣花衫。大琐年少时粉墨登场也还楚楚可人。「宣南零梦录」的作者粤人沈雨野当时在北京做豪客,「曾招之侑酒」,说他:「既至则敛襟默作,沈静端庄类大家闺秀,肥白如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