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孩叹气参考资料
歎息症
“兒童精神性歎息症”是一種以心血管、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臨床和病理方面均無器質性病變,其病因是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如從幼稚園到小學階段的過渡時期或者轉學,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心理因素主要由於家長的過高期望、學校的約束、老師的訓導、同學的竟爭造成,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兒童產生緊張感,此外不和睦的家庭關係也會造成兒童心理的緊張,這種緊張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緩解和疏導,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壓抑,用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的理論可以解釋為“被壓抑的情感轉變為某種軀體症狀”。
建議帶小孩到醫院拍張胸片看看,先排除心肺方面的問題。如心肺沒問題,可能是小孩心裏問題或習慣性的歎氣,多觀察小孩,體貼小孩。
如果時間較長,可以考慮做做心肌酶譜看看。
[心理保健 ] 中醫治療“精神性歎息症”:肝膽鬱熱 回頁首
兒童雖較成人少有情志內傷,但兒童神氣怯弱,心理尚未健全,情緒不穩定,對外來的刺激缺乏應急能力,易出現氣機紊亂、臟腑功能失調。兒童生性執拗,極易激怒,若所欲不遂,常哭鬧不休,或鬱怒不語。朱丹溪謂:“小兒易怒,肝病最多”,鬱怒不解則傷肝及膽而發病。《靈樞·脹論》:“膽脹者,脅下脹痛,口中苦,善太息”。臨床發病前多有精神情緒方面的誘因。治療須耐心做家長及患兒的思想工作,進行心理疏導後輔以藥物治療。常用方如龍膽瀉肝湯加減,口苦重者為肝膽鬱熱、橫逆犯胃,加竹茹、黃連;胸脅脹痛重者加川楝子、青皮、枳實。如劉姓女孩,10歲,善太息十餘天。起因於考試失誤,心中懊悔不已,遂出現太息胸悶、脅痛頭脹、口苦心煩、睡眠不安、舌紅苔黃、脈弦數。辨證屬肝膽鬱熱,先予心理疏導,後開方藥疏肝理氣、清膽瀉熱:龍膽草10克、柴胡10克、黃芩10克、青皮6克、川楝子10克、車前子10克、竹茹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白芍6克、甘草4克。藥進三劑,症狀消失。
(來源:朵浪育兒週刊)
[心理保健 ]
此型多見於素體肥胖、嗜甘喜甜的兒童。兒童脾常不足,飲食不節、飲食偏嗜易使脾失健運,痰濁內生,“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阻氣機,故太息時作,胸悶氣短,或伴咳嗽咳痰等症狀。治宜健脾化痰、行氣降逆,常用方如半夏厚樸湯加減。若痰多加浙貝母、瓜蔞、冬瓜仁;胸悶加薤白、桑皮;便秘加大黃、萊菔子、枳殼;有熱加黃芩、黃連。如李姓女孩,6歲,太息伴咳嗽7天。患兒素嗜肥甘,近日受涼後出現太息胸悶、咳嗽咳痰、痰黃粘稠、大便秘結、面舌唇紅、苔黃厚、脈滑數。經辨證屬痰熱阻肺、氣機不暢,囑患兒節食,宜清淡飲食,適量運動。後開處方化痰清熱、理氣降逆:陳皮10克、半夏6克、茯苓6克、黃芩10克、黃連6克、厚樸10克、枳殼6克、瓜蔞20克、浙貝母10克、炒萊菔子10克、桑皮10克。服三劑後太息止、咳嗽輕、大便通,再進三劑症狀消失。
(來源:朵浪育兒週刊)
[親子園地 ] “心理減負”治療“精神性歎息症” 回頁首
一旦確診孩子得了“精神歎息症”,便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暗示治療。此時,家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想方設法多與孩子溝通,及時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尤其在孩子周圍環境、接觸的人群發生變化時,應根據孩子情緒變化加以心理疏導,以免加重孩子心理負擔,產生其他心理疾病。 一、讓孩子學會釋放壓力。告訴孩子有不少人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滿,而他們每天都在快樂地生活。壓力太大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讓孩子學會適應環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的立足點也不一樣。雖說每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和各自的性格,但只有適應身邊的環境,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三、讓孩子學會知足常樂。讓孩子知道,一個人不可缺乏進取心和奮鬥精神,但把目標定得過高往往會得不償失。千萬不要對自己太苛求,不要活得太累。 四、讓孩子學會適度宣洩。讓孩子懂得,真正的健康是一個人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善狀態。如果覺得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夠好時,可以通過運動、讀書、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洩自己不愉快的情緒。 同時,在生活中,適當地給孩子心理減負,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也是對“精神歎息症”防患於未然的一種好方法。
家長首先應該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經常與學校和老師聯繫,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進行心理疏導,改善其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此外還要讓孩子瞭解本病的性質,使其相信自己並無器質性疾病,以解除其顧慮。必要時可以使用小劑量鎮靜劑治療。如果發現孩子的言行異常,應及時到有關醫療部門治療。父母注意以下幾點: 一、塑造健全人格。歎氣症多見於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事事代勞,使他們養成自私任性、容易受暗示等不良性格。不大接觸外人,因此擔心、害怕,不適應集體生活。為此,父母要注意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