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唯识思想与共生——共生的根源 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的根源性“阿赖耶识” 唯识论是日本人所熟知的大乘佛教的主干思想,是领悟佛教本质最重要的思想。唯识思想认为,“轮回”的主体不是“我”,而是“识”或者“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意为,存在于人的无意识领域、可以创生出所有无穷尽的可能的存在。所有的存在、所有事物的因缘,都在阿赖耶识之中。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如果“时机”成熟、碰到“机缘”的时候,“种子”就会成为具体的现象。而现象的影响又会立即反馈给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物质根源的同时,也是精神的根源。与笛卡尔的“物质和精神二个实体”的说法相比,唯识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各自根源的表现”。 基于功能的分离主义——是把社会制度、建筑、城市空间,或者是企业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分离的行为,是一种最极端的表现。 现代主义的功能分离主义,不仅表现在住宅上,也表现在城市空间上。功能的纯粹化、扩展的空地、绿地、新鲜空气等口号、柯布西耶的“光明的城市”,被当作向混沌的城市空间中吹进的现代化新风。按照这个原理,城市中不仅出现了住宅区、工业区等单一用途的功能地区,还可以看到类似唐人街、哈莱姆区等按人种进行分离的区域,以及按照收入划分的住宅区。这样一来,那些本来很难分清的、混沌共生的事物,互补的功能,因为分离而被割舍的中间领域,因为被明确而失去的暧昧性,都是现代主义和现代建筑所欠缺的。 同时共生思想是流动的、自由的、轻快的、新时代的游牧思想。 反对这样的观点:等级秩序的统一原理——按照该原理,可以清楚地划分部分和整体,这是认为整体比部分更重要的金字塔型支配秩序:结构优先于内部空间(室内);基础设施优先于生活设施;公共空间优先于私有空间。 第六章 共生时代的历史思考——重新评价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准确地说是从室町后期到江户时代的三百几十年,培养出了现在的日本生活方式和日本的文化。现代日本保留下来的传统文艺、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部分,如茶道、插花、能、歌舞伎、数寄屋建筑等等,都是在室町时代末期至桃山时代诞生,于江户时代在民众中传播发展起来的。但是,明治维新以后,从政府到日本国民意识中,都严重存在着全盘否定江户时代的倾向。……江户时代实际上是一个超越了现在人们的认识、已然进入了日本特有的现代化的时代,是大众文化积蓄沉淀的时代。 → 江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众文化城市; → 高密度居住创生了微妙的“眼·腹的默契”; → 给城市规划以启示的大江户多阶层杂居长屋社区。 →早于毕加索的具象、抽象的共生艺术。江户的第三个特征是文化的虚构性。 →随意的数寄屋建筑。江户文化的第四个特征,是对细节的重视。第五个特征,是技术与人的共生,也可以说是“装置”的一丝。 →混合样式是大胆的日西合璧的结果。 →从“集中?还是分散?”到“集中与分散的共生”江户的第七个特征,还能够列举幕府体制下的部分与整体的共生。 第七章 花数寄——共生的美感 相对以前的“空寂数寄”,黑川纪章提出了“花数寄”的审美意识。 “空寂”是“无”的美学。但是,饶舌与沉默寡言,明与暗,复杂与简朴,装饰与非装饰,彩色与无色,书院风格与草庵风格共生的审美意识,何其是日本本来的审美意识传统吗? “数寄”一词是指外面糊半透明纸的木方格推拉门,也有纸夹在双层木格中间的,最初由中国传入日本,既可用于分割室内空间,又可作为住宅的外墙。 “利休灰”是日本文化两义性、多义性的象征 暗灰绿,或者是带绿调子的灰—“利休灰” 是能够看得出绿色倾向的灰色。西方的灰色是黑白两种颜色的相加,而“利休灰”是拥有红、蓝、黄、白4种对立原色的混合物。 利休灰并不限于颜色,它是由经过高度提炼的审美意识所支撑的一种感觉。黛瓦、粉墙的建筑群溶化在灰色的色彩之中,失去了彼此间的距离感和立体感,从三次元的世界向二元化的平面世界转化,实在是极具戏剧性的景色。 利休灰这个词来源于几个世纪前的日本和歌:“利休灰色的雨下个不停……” 利休灰作为日本的传统空间与文化的矛盾以及歧义的象征,甚至将其范畴广义地包含16世纪的欧洲手法主义、早期巴洛克和现代艺术中的野营派等。日本人认为利休灰是一切艺术都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传统惯例上,灰色并不是流行的色彩。从江户时代晚期起,当它被称为利休的色彩时,灰色作为一种流行的色调而与蓝灰、褐灰色一起大受欢迎。随着茶道艺术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人们开始越来越偏爱灰色,将灰色调加以扩展,以命名各种带有暗灰成分的色彩为乐事。 桂离宫、飞云阁就是巴洛克 与利休灰的感觉具有同样地位的巴洛克(或者风格主义),是安定与浮游、静与动、直线与曲线,一边互相排斥一边共生,能够保持平静的平衡。西本愿飞云阁这座不对称的三层的建筑中,各种各样的异质曲线和直线不可思议地共生着的同时,又展现出一种极为静谧的样子。 第九章 共生的条件 “中间领域” “道”的复权 “圣域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