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时训练:1.3人类与环境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时训练:1.3人类与环境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时训练:1.3人类与环境Word版含解析

1.3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第3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 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他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椎尔威尔《白鲸》) 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四段文字中,描述了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  ) A. B. C. D. 【解析】 四段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 【答案】 C 2.材料描述生产场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  ) 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 【解析】 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 【答案】 C 3.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________描述的文明类型(  ) A. B. C. D. 【解析】 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 【答案】 A 4.可以用来表示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图(图中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是(  ) 【解析】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质量下降;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认识到既要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因而治理环境污染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上升。 【答案】 A 图甲为某地区地形图,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解析】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受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以及多暴雨的影响,该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答案】 B 6.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密度超过土地承载力 B. 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解析】 读图可知,本区的人口合理承载力为每平方千米30人,而A、B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平方千米、47人/平方千米,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区的土地承载力,从而导致人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答案】 A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 B. C. D. 【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得出结论。 【答案】 A 8.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 这个时期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答案】 D 9.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防治湿地退化 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河滩低地生态环境脆弱,应注重保护,不应布局文化建筑;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不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可以提高游览价值;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防治湿地退化,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答案】 B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和环境相对立的生产活动有(  ) A.构筑“三北防护林绿色长城” B.在黄土高原上修筑水平梯田栽树种草 C.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D.北京市修建多层立交桥 【解析】 围湖造田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使湖面缩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改造局部小气候的能力减弱,最终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 【答案】 C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1~12题。 11.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1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加剧水土流失 诱发地质灾害 增加酸雨频率 影响生态群落 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 B. C. D. 11~12.【解析】 第11题,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大树移植到城市后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