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 建筑的起源: 早期人类活动区域变化: 丛林时期------冰河时期------洪水时期 热带丛林------山地洞穴------丘陵平原 相应居住设施演变 穴居:山洞-----竖穴-----半穴居-----地面建筑 巢居:树栖-----巢穴-----干阑-----地面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多元发生:(BC5800-BC2070)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手法的主要源头 1、适应新环境—对“遮蔽性”的追求--巢居和穴居 2、建筑技术的主要源头—技术手段的进步 仰韶文化--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建筑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干栏建筑 大溪-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地区 多空间组合红烧土建筑 对形式美法则的探索 一、多空间组合——长江中游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建筑 二、纪念性手法的诞生——红山文化、河套地区新 石器时代建筑文化 三、“天象”的表达——仰韶文化聚落形态 中 国 建 筑 史 第二章 夏、商、西周建筑 夏、商、西周建筑 一、对不同地域多种建筑技术的融汇 二、中国古典建筑基本形态的确立——台榭 建筑与合院建筑 三、中国古典建筑基本内容---门、堂、室的 完善 四、代表性建筑:夏后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 夏、商、周三代文化特征:夏尚忠,失之野;殷尚敬,失之 鬼;周上文,失之薄。 西周国家、社会结构 王(天子) 诸侯:公、侯、伯、子、男 卿大夫、士、庶民 国(都、城) 近郊:乡、州、党、族、闾、比 远郊:遂、县、鄙、酇、里、邻 西周官制: 三 公:太师、太傅、太保 卿士寮: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 太史寮:太宗、太仆、丧史、乐师 官职与天候的关系: 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中 国 建 筑 史 第三章 春秋、秦、两汉建筑 春秋、秦、两汉时期 一、台榭建筑兴盛 二、追求单体建筑的高大丰富 三、建筑群体规模庞大 四、建筑及环境设计模仿“天象”、“仙境” 五、东汉时期建筑结构成熟,台榭建筑衰落 中 国 建 筑 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建筑 一、文化反思:对个性、真实、自然、形神 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对建筑观念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 二、建筑兴起“复古”风——台榭建筑复兴 三、建筑材料、工艺发展迅速 四、出现了私家(士大夫)园林的萌芽 中 国 建 筑 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建筑 隋、唐建筑 一、儒家思想重新成为治国指导思想,西周 建筑制度占据主导地位 二、魏晋以来追求个性、自然、真实的文化倾向得 到充分体现,艺术风格呈现浪漫与理性并重的 状态,对建筑 产生深刻影响 三、建筑趋于“理性”,重视技术功能,建筑上几乎 没有多余装饰 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管理专业化 五、私家园林开始出现在城市住宅中 中 国 建 筑 史 第六章 宋 (辽、金)代 建 筑 宋代建筑成就及其背景: 1、废除城市宵禁、里坊制,街市面貌为之一新并出现瓦肆 勾栏等新的建筑类型。 2、创立御街千步廊手法,建筑群沿中轴线布局手法成熟。 3、高坐具普及和砖的使用使得建筑比例趋于协调。 4、砖的普及,琉璃瓦、彩绘工艺使得建筑外观精致化。 5、建筑标准化、规范化、模数化使得建筑总体质量水平大为提升。出现了《营造法式》这样的由官方颁布的建筑规范和技术标准典籍。 背景: 儒家“理学”的发展追求事物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导致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 “文人”文化的普及。 中 国 建 筑 史 第七章 元 明 清 建 筑 元代建筑成就及其背景: 1、建筑结构简化,整体性加强。 2、出现如“减柱造”、“移柱造”等新技术。 3、琉璃、彩绘、壁画水平持续发展。 4、引入较多外来风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