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精选]

第二节 《三国演义》 一、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和戏曲家。生卒年不详。据考订,一般认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太原。明初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称其与己“为忘年交”,“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二、三国故事的历史发展: 《三国演义》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它所写的三国时代,本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龙腾虎跃、风舒云卷的动荡时期。《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间的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晋陈寿(233—297)的《三国志》是一部史书。南北朝时裴松之(372—451)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征引野史杂传140多种,大大丰富了《三国志》的记载,其中即有不少传说成分,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历代民间也在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的故事,如《裴子语林》、《殷芸小说》、《世说新语》诸书也辑录了一些三国人物的奇闻轶事。到隋唐时期,宫廷文艺表演及民间说唱艺术中已有三国故事的节目。李商隐《骄儿》诗描写儿童“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至迟在晚唐,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传播,连儿童都很熟悉。 苏轼《东坡志林》卷六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改编为戏剧。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载有《赤壁鏖兵》、《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宋元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提到的南戏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刘先主跳檀溪》。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更多,据钟嗣成《录鬼簿》等书著录,共约四十几种, 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都已具备。 讲说三国故事的“话本”,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是元至元年间刻本《三分事略》和元至治(1321—1323)年间建安虞氏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正是在长期的、众多的民间传说与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以《全相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同时充分利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提供的材料,广泛吸收民间传说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删汰民间故事中荒诞不经之疵,付出了巨大的创作劳动,大约在明代初年写成了《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作品。它是文人素养与民间文艺的结合。 现在见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刊刻的,通称嘉靖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此书进行了较大的加工整理,使全书在艺术上有所提高,但正统色彩也更为浓厚。这种简称为《三国演义》的一百二十回本就是后来通行的本子。李渔评道:“余兹阅评是传之文,华而不凿,直而不俚,溢而不匮,章而不繁,诚者第一才子书也。”(《三国志演义序》)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尊刘贬曹 (1)作者将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作为正面歌颂的对象,而把以曹操为首的魏尤其是曹操本人作为反面来揭露和批判,东吴孙氏集团则作为其中的陪衬和补充。 (2)在战争描写中,把蜀汉集团作为歌颂的对象,尤其是表现在对诸葛亮的精心刻画和着意描写上。 (3)在反映封建统治者和广大百姓间的矛盾方面。 (4)以惋惜和同情的笔触描写蜀汉集团灭亡的悲剧。 (5)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 (6)在历史史料的取舍方面。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通过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和各种复杂斗争的场景,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初年全国统一几乎长达整一个世纪中地主阶级内部各派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激烈尖锐的斗争。在这些矛盾斗争中,作者突出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尤其是蜀魏双方的矛盾斗争。 《三国演义》是一曲乱世英雄的颂歌。它试图通过图王称霸者的失败与成功,悲剧与喜剧,探索封建时代的政治哲学,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客观上反映了人民大众要求统一,反对分裂的美好愿望。 作者认为,皇帝昏庸、奸臣作乱是导致汉末大动乱的原因,人心、人才、战略是谁能够成为霸主的决定性因素。 战争与人才 天人争衡构成《三国演义》最紧张的冲突之一。 表现了一出震撼人心的道德悲剧 事业(忠)与道德(义)的矛盾 命运与道德的矛盾 刘备:道德与世态的悖离 诸葛亮:智慧与国力的错位(谋略 高超与人才短缺 ) 人性的缺陷 出色迷人的战争描写 1、斗智为主,智勇结合 2、战争场面全景性描写 3、极富个性,各呈风采 四、《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