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中考课外古诗合集(答案精华版)全解
二、第二部分
1、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2分)( B )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2分)( A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明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3、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 去雁(仅答“雁”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4、舟 行〔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或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翻字写出了白鹭在水边迎风轻巧、敏捷地翻飞翱翔,描绘(凸显)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评分说明:“白鹭”、“水边、“翻飞’’、“充满生机’’作为赋分点,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2.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
(评分说明:“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1分;情感1分。)
5、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注释:①薝楹:薝廊。②更:又。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
2、请简要赏析第二句“淡磨明镜”的妙处。(2分)
①照应前句的“平”字,表现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②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雨后池水的清澈明亮。
3.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3分)
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
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
6、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7、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8、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_西安_万科城极小户型公寓研究报告全解.ppt
- 2012六西格玛黑带考前精华36题答案及解析全解.doc
- 2012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省初赛卷讲评全解.ppt
- 2012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考研真题全解.doc
- 2012届高三级第三次月考(已用)全解.doc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模块语法填空专题1记叙文型语法填空全解.ppt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3模块阅读理解专题2故事记叙型阅读理解全解.ppt
- 2012年11月14日-心内科抢救室-实习护士心脏瓣膜病的护理讲座全解.ppt
- 2012年中考政治专题全解.doc
- 201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笔试试题和答案(含公共基础题)全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