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苦寒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诗苦寒行

曹操诗《苦寒行》 作品概况   【名称】《苦寒行》   【年代】东汉   【作者】曹操   【体裁】乐府诗 作品原文   苦寒行(1)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2)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3)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4)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5)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6)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7)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8)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9)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10)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11)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1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   (2)太行山:起于河南北部,向北经山西、河北边境入河北北部。   巍巍:高峻的样子。   (3)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西南。坂,斜坡。   诘(jí)屈:盘旋曲折。   摧:折毁。   (4)萧瑟:凋零。   (5)罴(pí):一种大熊。   啼:号叫。   (6)溪谷:山中低而有水之地,山里人多住于此。这里是说,连溪谷也“少人民”,其它地方更没有人了。   霏(fēi)霏:雪下得大的样子。   (7)延颈:伸长脖子,指眺望。   (8)怫(fú)郁:忧虑不安。   东归:指返回故乡。   (9)中路:中途。   (10)薄暮:傍晚。薄,迫近。   (11)担囊:挑着行囊。   斧:砍,用作动词。   糜:粥。   (12)《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1]   【作品译文】   向北登上太行山,艰难呀,这山势多么的高耸。   山坡上的羊肠小道弯曲不平,车轮都因此而摧毁。   树木多么的萧条冷清,北风正传来悲伤的声音。   巨熊盘踞在我们的前方,虎豹在路的两旁咆哮着。   山谷中少有人居住,而且正下着大雪。   伸长脖子眺望时,不禁深深叹气,这次远征,内心感触很多。   我内心多么的郁抑不平,想要从这东边回去。   深广的水面上并没有桥梁,路途中我们迟疑不前。   因为困惑而迷失了原来的道路,接近天黑时,还找不到可以过夜的地方。   走着走着已经走了好长一段日子,人与马也都饿了。   我们担著行囊边走边捡取柴火,开凿冰块用来煮成稀饭。   想起诗经里《东山》那首诗,让我产生连绵不绝的哀伤。[1] 创作背景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袁绍外甥高干,先降曹操,后又叛变。206年(建安十一年)春正月,曹操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西征据守壶关(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的高干,围城三月后攻克。这首诗约作于西征途中。[1] 作品赏析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恩欲一东归。”这种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1]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称帝后,曹操被尊称为“魏武帝”。[2]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