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本知识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混 凝 土 4.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结构与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第2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4.3 混凝土外加剂 如图所示,聚羧酸减水剂成梳状吸附在水泥层上,一方面由于其空间作用使得水泥颗粒分散,减少凝聚。另一方面,其长的EO侧链在有机矿物相形成时仍然可以伸展开,因此受水泥的水化反应影响就小,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优异的减水分散效果,使坍落度损失减小。 4.4 混凝土掺合料 4.5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4.6 混凝土的强度 4.7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4.8 混凝土的耐久性 4.9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评定 4.11 轻混凝土(自学) 碳化会引起混凝土表面产生微裂纹,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抗渗性等。但碳化产生的碳酸钙使混凝土的表面更加致密,因而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利。总体来讲,碳化对混凝土弊大于利。 混凝土的碳化过程是由表及里地逐渐进行的过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D(mm)随时间t(d)的延长而增大,在正常大气中,二者的关系为: 式中a—碳化速度系数,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混凝土的 密实程度等有关。 影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有: (1) 二氧化碳的浓度 CO2的浓度高,则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快。如室内混凝土的碳化较室外快,翻砂及铸造车间混凝土的碳化则更快。 (2) 湿度 湿度为50%~70%时,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最快。 (3) 水泥品种与掺合料用量 掺混合材料数量多的水泥或掺合料多的混凝土,由于碱度低,抗碳化能力较差。 (4) 水胶比 水胶比越大,毛细孔越多,碳化速度越快。 (5) 骨料的质量 骨料的级配越好,泥及泥块含量越少,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小,抗碳化能力越高。 (6) 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越充分,抗碳化能力越好。采用湿热处理的混凝土,其碳化速度较标准养护时的快。 (7) 外加剂 掺加减水剂和引气剂时,可明显降低混凝土的碳化速度。 对普通钢筋混凝土,不论使用何种水泥、配合比如何,只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较好,钢筋外部20~30mm的混凝土保护层完全可以保证钢筋在50年的使用期限内不发生锈蚀。 但对薄壁结构、CO2浓度较高的环境或恶劣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须专门考虑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五)碱-集料反应 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内水泥石中的碱(Na2O、K2O)与集料中活性SiO2间的反应,该反应的产物为碱-硅酸凝胶,吸水后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而使混凝土开裂(碱-硅酸反应) 。当集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岩(微晶或隐晶的碳酸岩)时,也会与水泥中的碱发生反应,生成水镁石Mg(OH)2,使混凝土被胀裂,该反应也称为碱-集料反应(碱-碳酸反应)。 碱-集料反应破坏的特点:混凝土表面产生网状裂纹,活性骨料周围出现反应环,裂纹及附近孔隙中常含有碱-硅酸凝胶等。碱-集料反应的速度极慢,其危害需几年或十几年时间才逐渐表现出来。 只有在水泥中的碱含量大于0.60%(以Na2O计)的情况下,集料中含有活性氧化硅时,并且在有水存在或潮湿环境中,碱-集料反应才能进行。 含活性SiO2的有蛋白石、玉髓、鳞石英等,这些矿物常存在于流纹岩、安山岩、凝灰岩等岩石中。当集料中含有活性SiO2、活性碳酸盐岩而又必须使用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碱含量小于0.60%的水泥,外加剂带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1.0kg/m3,并控制总碱量≤3.0kg/m3。 (2) 掺磨细的活性掺合料。利用活性掺合料,特别是硅灰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可吸收和消耗水泥中的碱,使碱-集料反应的产物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而不集中在集料周围。 (3) 掺引气剂,利用引气剂在混凝土内产生的微小气泡,使碱-集料反应的产物能分散嵌入到这些微小的气泡内,以降低膨胀应力。 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1) 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和水泥强度等级,尽量避免使用早强型水泥。根据使用环境条件,掺加适量的活性掺合料。 (2) 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并限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孔隙率较小。 (3) 采用杂质少、级配好、粒径较大或适中的粗骨料,并采用坚固性好的粗、细骨料。 (4) 掺加减水剂和引气剂及碱-集料反应抑制剂,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 (5) 加强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 (6) 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 (7) 必要时,可适当增大砂率,减小离析、泌水和分层。 4.1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本节为自学。主要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具有95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