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防治[精选].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病虫草防治[精选]

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植保方针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工作首先要加强农作物种子的调动检疫,防治危险性病虫草的调入和调出, 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以防为主。 密切注视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病虫草发展的新动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生产中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药选择;农药选择要安全第一,安全、高效、经济、低残留的防治作物病虫草害 贯彻农药管理法规,杜绝假劣农药的使用 施药机械调整标准 狠抓标准作业,田间作业要标准 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喷药问题,配药是否配制母液,溶解是否充分,每一次加药是否准确,整地质量如何,作业车速及喷洒是否均匀,作业时是否有喷头堵漏现象。 根据气候、土壤、杂草基数和种类选择农药品种、配方、药量、施药时期和方法。 作业期间及时核对用药量和作业面积 水稻恶苗病 病症:水稻恶苗病俗称公稻子,是一种真菌侵染的病害。发病严重的高达70%以上,此病水稻从幼苗到成熟都可以发生,在幼苗3厘米高时开始发病,6-9厘米时病症显著。插秧后一个月左右,病苗嫩弱细高,淡黄绿色,分蘖减少,到孕穗期多数病稻陆续死亡。此时检查诊断,病株下部节上长有许多倒生根和白色或粉红色的粉状物,这就是病菌孢子,虽有少数病株能抽出穗,但不能结实,多数枯萎呈白穗。 水稻恶苗病 病原菌及其传染途径 恶苗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属,侵染的被害稻株,在叶鞘的一部分和节部生出淡白色或红色粉状物,到秋末则散生或群生黑色细粒点,这就是病菌子囊。脱谷过程中病株上的病原菌散落附着在种子表面上或侵入种子内部及稻草上潜伏越冬 一般由种子、稻草带菌传播,种子在浸泡、催芽过程病菌侵入幼苗茎尖,使幼苗发病徒长枯死。病菌能分泌一种带有刺激性的物质赤霉素,刺激秧苗茎尖细胞快速生长,表现徒生症,稻谷带菌是主要传播途径。 水稻恶苗病 防治技术 25%施保克乳油25毫升兑水100-120公斤,浸种100公斤水稻种,浸种消毒6-7天,平均温度水温11-12℃ 种衣剂拌种 水稻立枯病 黄枯病症:从发芽到插秧均能发生,表现病苗在叶尖突然失去露水珠,呈现干燥状或卷叶呈针状,以致枯萎死亡呈黄白色死苗。 主要类型: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亡。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色,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苗床中幼苗成簇、成片发生,呈现一簇一簇的黄化枯死苗。 水稻立枯病 青枯,多发生于幼苗3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在天气骤晴或温度突然升高时,幼苗迅速表现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无光泽,最后整株萎蔫即出现青枯。生理性病害。赤枯病 水稻立枯病 病原菌及传播途径:侵染性稻苗立枯病是茄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等多种土壤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土壤或病株上越冬,在脱谷过程中病菌贴附在种子颖壳的缝线上或秧苗茎基部,在温度、湿度适宜条件下,病菌开始侵染秧苗,在茎基部产生褐色霉状物(菌丝体、分生孢子),使秧苗枯萎、腐烂,随之稻苗连片死亡。 水稻立枯病 防治技术 农业预防措施:增施有机肥(充分腐熟)增强床土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促进稻根生长发育,可以有效预防抑制稻苗立枯病发生。床土调酸,立枯病菌在偏碱条件下大量繁殖,而在偏酸条件下病菌受到抑制,稻苗则生长发育良好,PH值4.5—5.5 。苗床管理:浇透水、保好温、通风调温、揭膜炼苗、蹲苗增强抗病性。 药剂防治:立枯病是土传性病害,土壤消毒是防治稻苗立枯病的关键。 水稻立枯病 30%土菌消(恶霉灵)浇透底水后,播种前,每平方米3-4毫升+水3千克。 30%育苗清(恶霉灵加甲霜灵)浇透底水后,播种前,每平方米1-1.5毫升+水3千克。 移栽灵:浇透底水后,播种前,加水3公斤喷移栽灵每平方米2毫升。 稻瘟病 病症:水稻病害中最为严重的,发生地区极其广泛,对产量的影响也极其严重。在水稻苗、叶、节、穗颈、枝梗、谷粒和护颖上都能发病 叶稻瘟:在叶上发病,病斑有4种类型(1)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呈椭圆形叶背面病斑处密生灰绿色霉状物,它侵染力很强,发病速度快。(2)慢性型:病斑呈棱形病斑边缘褐色,外边有黄色晕圈中间灰白色,叶背病斑处有灰缘色霉状病菌孢子。(3)褐斑型:病斑较小为褐色小点分布于叶脉之间,不产生孢子。(4)白斑型:病斑小呈近圆形白色小斑点,不产生孢子。 稻瘟病 节稻瘟:病菌侵染稻节上初期为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全节受害变成黑色,易折断。 穗颈瘟:病菌侵染穗颈、穗轴和分枝梗上,病斑小为灰色或黑灰色对水稻为害严重 谷粒瘟:也叫稻粒瘟在稻粒受害后,稻粒上生成不规则的深褐色病斑中间灰白色。 稻瘟病 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是稻瘟病菌寄生而引起的,病稻草、稻茬带有大量病原菌越冬,第二年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