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北宋诗欧苏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北宋诗欧苏黄

北宋诗 宋诗与唐诗 唐诗和宋诗代表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 唐诗 宋诗 情感: 热烈外扬 内敛温和 风格: 色泽丰美 平淡瘦劲 擅长: 情韵 思理 本单元的几位诗人是宋诗特点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关键人物。 王禹偁 方回:“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 白体:效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西昆体:声势最盛,效仿李商隐。 “晚唐体”:模仿唐代贾岛、姚合    王禹偁是白体诗人中能发挥白体平易的优点,又能自觉以健劲深沉矫正白体浅俗的人物。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颔联为名句,采用反说。    李白《溧阳濑水贞孝女碑铭》:“春风三十,花落无言。”    徐寅《再幸华清赋》:“落花流水无言而但送年。”    龚自珍《己亥杂诗》:“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数峰无语立斜阳,若改为“数峰毕静”便无味。 比较:    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秦观《满庭芳》    怅惘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张昇《离亭燕》 欧阳修    欧阳修主盟文坛多年,其对诗文的革新和对后进的提携促进了宋诗风尚的改进。 1、诗文风格有意追随韩愈: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宋史·欧阳修传》 2、主盟文坛,提携后进    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宋史·欧阳修传》    (苏轼)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宋史·苏轼传》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本诗对宋初三体的超越   1、抒发深刻的人生感慨,不再无病呻吟。   2、开端突兀而起,全诗文脉起落。   3、景物、意象发掘于现实生活,不再只是掉书袋。   4、结尾自嘲自宽,胸次旷达。可与其“六一居士”的得名相参看。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苏 轼   继欧阳修之后主盟文坛。    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李廌《师友谈记》)    在北宋中叶,宋诗尖新瘦硬的风尚渐趋形成的时候,苏轼天才般地认识到它的弊病,有意向唐诗的回归,苏诗兼宋诗的理致和唐诗的情韵,代表宋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和子由渑池怀古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苏轼的比喻    此诗最有价值的是前半篇的比喻。    苏轼灵心慧眼,从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中,皆能勘出人生哲理,取物成喻。    苏轼喜爱庄子、李白、韩愈皆善用比喻。    《守岁》用赴壑蛇喻岁月难留:  “欲知垂岁尽,  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  去意谁能遮。……”    《和钱安道 寄惠建茶》,用历史人物的性格来比拟不同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